凹凸肌理针织面料的创新设计与编织工艺研究林晓婉,徐文意*(闽南理工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福建石狮362700)摘要:为了提高针织面料的凹凸肌理效果,针对当前针织面料凹凸立体效果不强,织物组织结构变化创新不足,编织工艺难等问题,通过实践编织法,开发了5种凹凸肌理针织面料:正反针组织、凸条组织、绞花组织、泡泡纱组织、移针挑孔组织。分别介绍组织结构设计、编织工艺参数、电脑制版、编织步骤,比较其外观效果,并分析其在毛衫设计中的运用。研究结果表明:凹凸肌理针织面料可由多种组织结构来编织实现,且不同的组织结构其呈现的外观效果也不同。通过运用不同的针法组合、花型图案设计,可设计开发出满足针织毛衫时尚化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凹凸肌理针织面料,为毛衫设计师提供设计素材,为针织产品开发提供参考。关键词:凹凸肌理织物;电脑横机;组织结构;编织工艺;外观效果中图分类号:TS184.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0356(2023)07-0036-05收稿日期:2023-03-24;修回日期:2023-03-24基金项目:福建省青中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220427)第一作者:林晓婉(2001—),女,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通信作者:徐文意,闽南理工学院,讲师,E-mail:377018266@qq.com。随着毛衫的流行,在时尚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毛衫不仅要在配色和款式上创新,还要以变换的组织结构形成不同肌理表达设计理念。然而,许多设计师因为缺乏对毛衫组织结构、软件制版、电脑横机、编织工艺的了解,难以真正发挥毛衫设计的创造思路[1]。近些年来,随着电脑横机技术的发展与先进制版软件的应用,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组织结构,来编织实现同一类针织物肌理效果。针对当前针织面料凹凸立体效果不强,织物组织结构变化创新不足,编织工艺难等问题,通过编织实践,开发了5种凹凸肌理的针织面料,比较每种针织面料的外观效果并探讨其在毛衫设计中的运用,为毛衫设计师拓展创作思路,为凹凸肌理针织织物的产品研发提供参考。1凹凸肌理针织面料的结构设计与编织工艺1.1正反针组织组织结构设计:正反针组织是由正针和反针构成,正针线圈是圈柱盖住圈弧,反针线圈是圈弧盖住圈柱[2]。正反针组织织物的特点是利用正针凸起,反针凹陷[3],一凹一凸形成立体效果。正反针组织可以通过正针和反针的位置分布排列设计任意图案和造型。织物实物图如图1(a)所示,该针织面料在纵向上,正面线圈凸起,反面线圈凹陷,在横向上,反面线圈凸起,正面线圈凹陷,由此形成规律的纵横交替、凹凸有致的规则几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