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保护研究︵第十辑︶1923年中国对日本东京大学捐赠古籍活动考———以日本外务省赈灾档案为线索AResearchonChina’sDonationofAncientBookstoTokyoUniversityin1923:BasedontheDisaster-reliefArchivesfromtheJapaneseMinistryofForeignAffairs潘超摘要:日本外务省所藏关东大地震赈灾档案中,保存有一批民国团体与个人对东京大学图书馆的援助活动史料。这批资料显示,在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民国高校、图书馆、慈善协会及热心人士曾向东京大学图书馆捐赠15000余册图书,其中广东筹赈日灾总会捐赠的7000余册古籍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此次图书捐赠活动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参与国际图书援助事业,但对这一事件的背景和过程始终缺乏考察。依据日本外务省档案,可以复原这一沉晦已久的历史事件的过程与细节,审视日本政府灾后重建图书馆的经验与教训,也有助于我们认知近代以来古籍流布海外的背景。关键词:东京大学;古籍捐赠;广东筹赈日灾总会;东方文化事业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造成东京大学附属图书馆在内的多所日本大学图书馆及公私图书馆、文库被毁,明治维新后苦心经营的大量珍贵图书付之一炬。灾难发生后,日本政府迅速做出反应,于1923年9月初在日内瓦举办的国际联盟第四回总会上请求各国援助,最终英国、美国、比利时、中华民国等36个国家决议援助东京地区图书馆。在这场被称作“东京图书馆复兴援助”的国际图书援助活动中,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北京高校,广东筹赈日灾总会等民间团体,以及江西通俗图书馆等文化机构都参与了捐赠,捐赠图书达15000余册。这批藏书现藏于东京大学附属图书馆,其中广东筹赈日灾总会捐赠的古籍有7000余册,价值4311923年中国对日本东京大学捐赠古籍活动考颇高,被统称为“广东筹赈日灾总会寄赠本”。这一文化援助活动是近代以来我国对外人道主义赈灾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其时国内的图书文化事业刚刚起步,能够直接参与国际图书的援助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长期以来,学界对于近代以来的图书征集、援助活动的研究,均集中在对外请求援助的历史,如抗战时期民国图书馆界向国际社会征集图书等活动①,而缺乏我国对外图书援助历史的考察;而对关东大地震后相关慈善活动的研究,又局限于报刊中登载的政府与民间的拨款、运粮等人道物资救援活动②,未涉及图书援助特别是古籍捐赠这一重要课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各团体与私人的图书捐赠多与日本领事馆单线联络,从未在报刊上公开,其内幕与细节不被外界所知,故长期以来未得到应有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