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GeneralNo.76)MANCHUSTUDIES(总第76期)No1,2023满语研究2023年1期19世纪珲春镶黄旗满文户口册与人口状况解机杨德荣(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四平136000)摘要:清代春满文户口册是《珲春副都统衙门档》的构成要素之一,主要记载了清代珲春驻防区域内八旗人口的基本状况。以镶黄旗满汉文户口册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人口统计学相关理论方法,重新梳理户口册包含的人口信息,可对清代珲春满洲镶黄旗的家庭结构、身份职务构成、性别年龄构成等指标分别加以统计和分析,进而探究19世纪春八旗人口状况和旗人生计问题。显然,在八旗满洲家庭结构中,“大家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男丁身份多为西丹和苏拉,各家庭一般通过务农维持生计;男性人口一直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例长期处于失调状态。关键词:满文档案;户口册;珲春;人口状况中图分类号:K2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7873(2023)01-0044-10户口册是记载住户人口(户主和成员)、姓名、籍贯、年龄、职业等内容的文书,多为人口编审的官方档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春副都统衙门档》[1内含珲春八旗满洲户口册154册、比丁册161册,专门记录春满洲驻防八旗户口人丁的具体信息,涉及各旗佐下每户家庭。我们不难发现,珲春满洲驻防之初,仅设有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同治九年(1870年)才改设为八旗。所以,珲春上三旗的户口册数量自然多于下五旗。另外,现存正黄旗、正白旗的户口册残缺程度高,人口数据不尽完整,难以进行统计分析。对比之下,珲春满洲镶黄旗的户口册、比丁册相对完整,具备人口统计和分析的意义,堪为清代珲春八旗满洲人口状况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目前,珲春户口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顾松洁《清代珲春副都统衙门档之户口册浅析》[2]一文对户口册内容进行简单分析,揭示户口册价值,为进一步深人研究珲春地区八旗驻防奠定了基础。笔者特以珲春镶黄旗满文户口册为主要对象,运用人口统计学理论和方法,整理和统计人口数据,并从家庭结构、身份职务、性别年龄等三个角度探讨19世纪珲春八旗满洲人口发展规律。一、珲春满洲镶黄旗户口册概况(一)珲春户口册编报制度清朝规定:“其户口册内,开写一户正身某人,有官职者,开明某官,某人无官者,开写闲散某人,上书父兄官职、名氏,旁书子弟及兄弟之子,并户下若干人,其各省驻防旗员以及外任文武各官子弟家属,皆行文各该将军督抚察审,照此造具清册,咨送,族各处册籍到齐之日,各该旗附人佐领册内铃印,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