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医学教育2023年7月第37卷第7期1《医学影像解剖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基金项目:2021年天津市职业学校“十四五”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1023)作者单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天津300222任津瑶【摘要】《医学影像解剖学》课程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具有信息量大,空间结构、毗邻关系抽象难懂的特点。校院合作共建教学团队,形成共建共享建设机制,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改变教学模式,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现与职业岗位的对接,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在仿真职业环境做中学、做中教,使解剖结构可视化、影像图像形象化、教学内容岗位化,有效解决教学重点,破解教学难点,强化学生临床思维、空间思维、技术思维、诊断思维,四维一体综合能力培养,使学习变得有趣高效,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效果,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素养以及创新意识与能力。【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影像解剖;课程;信息化教学;教学改革;增强现实【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6763(2023)07-0001-04doi:10.3969/j.issn.1004-6763.2023.07.001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各领域,高等职业教育也正在经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冲击,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均产生深远的影响[1]。《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强调: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要不断加快教育变革步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逐步完善人才培养的理念、思路、内容、方法及模式,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2]。而从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主体看,教师始终是最广泛的参与者和实践者[3],其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不仅关系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更关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落实[4]。高职院校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信息化教学资源,推进全过程教学设计重构、灵活性教学组织重建和高效性教学管理重塑等方面的改革[5]。随着医学影像仪器设备不断更新,精准化、临床化、智能化、前沿化和网络化的发展[6],极大地推动了医学影像技术的转型升级,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医学影像解剖学》课程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传统的《医学影像解剖学》课堂教学存在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课堂参与度不足、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关系密切等诸多问题[7]。教师应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改变一支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