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古文字研究古文字研究(34):400—403,2022《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第三、四册读札李松儒2019年末《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三)·曾侯乙墓竹简》与《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四)·望山楚墓竹简、曹家岗楚墓竹简》出版,它们对学术界的意义极为重大①。曾侯乙墓竹简图版虽然早在1989年即由文物出版社在《曾侯乙墓》全部公布,但绝大多数图版漶漫不清,只得借助于1997年由艺文印书馆出版的《曾侯乙墓竹简文字编》后面所附的摹本来参照②。望山楚简虽然有199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望山楚简》,1995年齐鲁书社出版的《战国楚竹简汇编》,199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江陵望山沙冢楚墓》,但很多字迹也不清晰,其中以《望山楚简》尤甚,不参照该书所附的摹本,根本无法看清③。这些竹简清晰图版的重新整理与发表,其重要意义不亚于新材料的公布。《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重新收录望山与曾侯乙墓竹简的红外线照片(少量常规照片),终于使我们看到了字迹清晰的图版,两书印刷精美,释文精准可信,我们拜读后发现有几处也可略作商讨,下面分曾侯乙墓竹简与望山楚简两部分罗列于下,以向整理者与方家求教。一曾侯乙墓竹简简1“𩊄𧻿执事人书入车”,整理者引《曾侯乙墓》说认为“𩊄”为“冑”字异体,“𧻿”读为“𩊪”,车鞁具也,“𩊄𧻿执事人”似是指管理人马甲冑和车马器的办事人员。按,“𩊄”是人名,“𧻿”可读为“属”,是嘱托、交待之义。包山简131“执事人䛠阴人宣、何冒、舒逾、舒𦀚、舒庆之狱于阴之正”、简134“子𨛡公䛠之于阴之客”、简137反“视日以阴人舒庆之告䛠仆”,陈伟把这些“䛠”读为“属”,郭店《老子》甲简2“或命之或乎豆”,“豆”今本《老子》正作“属”④。《中山王方壶》(《集成》9735)的,董珊、白于蓝认为从“尌”或“侸”得声,读为“属”⑤。又可参《清华二·系年》简45+46“郑人(属)北门之管于秦之【45】戍人”,《清华六·郑武夫人规孺子》简6“䛠(属)之大夫”、简12“䛠(属)之大夫及百执事”。这些都是“豆”可读为“属”的证据。简4字,整理者引《曾侯乙墓》说认为当从“敶”声,即“陈”之本字。按,它又作(简41)、(简45)、(简54)、(简123)等形,与“敶”不太一样,主要“东”下多加“土”形,“东”上的“山”形或有或无,全字疑即“”或“繫”之异体,但加“阜”形而已。楚简中的“”字形参看《上博二·容成氏》简22,《上博三·周易》简1⑥,《清华二·系年》简120、简134,《清华三·周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