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浙藏书志辑刊︾前言《两浙藏书志辑刊》前言PrefacetoACollectionoftheBibliographiesofAncientBooksinLiangzhe陈东辉摘要:《善本书室藏书志》《八千卷楼藏书志》《皕宋楼藏书志》《抱经楼藏书志》《适园藏书志》《传书堂藏书志》《约园藏书志》等浙江地区的藏书志,大约占当时全国藏书志总数的一半,极具代表性,学术价值甚高。为了给相关研究者提供便利,我们将其影印出版,定名为《两浙藏书志辑刊》。关键词:藏书志;藏书家;藏书楼;两浙;古籍影印吾浙人杰地灵,文化荟萃,学术发达,藏书兴盛,大家辈出,典籍琳琅,名著迭见。据范凤书统计,中国藏书家最多的十个市县依次是苏州、杭州、常熟、宁波、湖州、绍兴、福州、嘉兴、海宁、南京[1],其中浙江占六个。浙江的归安(今湖州)陆氏皕宋楼、钱塘(今杭州)丁氏八千卷楼与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并称晚清四大藏书楼。此外,晚清民国时期浙江还有瑞安孙氏玉海楼、吴兴南浔(今湖州市南浔区)张氏适园、南浔蒋氏密韵楼(传书堂)、南浔刘氏嘉业堂、鄞县(今宁波)张氏约园等著名藏书家暨藏书楼。上述藏书楼大多有藏书志传世,如《善本书室藏书志》《八千卷楼藏书志》《皕宋楼藏书志》《抱经楼藏书志》《适园藏书志》《传书堂藏书志》《嘉业堂藏书志》《约园藏书志》等,大约占当时全国藏书志总数的一半,极具代表性。分述如下:311古籍保护研究︵第十辑︶一、《善本书室藏书志》之内容及价值《善本书室藏书志》四十卷《附录》一卷,(清)丁丙编撰,有清光绪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1899—1901)钱塘丁立中鄂中刻本。南京图书馆藏本有曹菊生批校。丁丙(1832—1899),字松生,号松存,别署钱塘流民、八千卷楼主人、竹书堂主人、书库抱残生、生老,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丁丙乃晚清著名藏书家和学者,在文澜阁暨文澜阁《四库全书》保护、浙江地方文献辑刊及地方公益事业等方面,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丁氏八千卷楼系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八千卷楼始于清中叶的丁国典(1770—1825)筑楼藏书,经由丁国典之子丁英(1804—1855)传至丁英之子丁申(1829—1887)、丁丙兄弟,再传至丁申之子丁立诚(1850—1911)、丁丙之子丁立中(1866—1920),共历四代。光绪三十三年(1907),八千卷楼藏书售归江南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前身之一),后由南京图书馆辟专库庋藏,完好保存至今。八千卷楼所藏典籍多达万余种,又就其中的宋元刻本、明代精刻本及稿本、校本、旧抄善本等两千余种珍贵典籍,于八千卷楼之后偏西专辟一室加以庋藏,曰“善本书室”,楼名“小八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