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博采》_2023第03期/◆50◆党史论坛引言1949年4月20日至6月2日,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12兵团及中原、华东军区部分地方武装共约120万人,与国民党白崇禧和汤恩伯集团约70万人,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千里战线上展开了战略性进攻战役,并最终取得胜利。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时,指出:“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①渡江战役是人民战争的胜利,安徽作为渡江战役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需肩负支前重任,安徽人民在各区党委和各级支前组织领导下不惧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奋勇投入到支援渡江训练和作战的工作中,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据统计:“在渡江战役期间,仅江淮一、四、五专署和皖西六安专署即动员民工43万多人,用工358.8万个(以日计工),”②这些民工担负着筹集船只、充当船工、修路架桥、架设电话线等方面的艰巨任务。鉴于安徽人民在渡江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以其为切入点,分析安徽人民的支前种类,探索安徽人民支前的重要意义及所塑造的支前精神,把握其中所蕴含的人民战争思想及军民团结、党民一心的政治财富,为现代化强军、兴军及党建提供重要的理论、思想支撑;对于传承和弘扬其中所蕴含的渡江战役精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富强美丽”的安徽经济与教育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安徽人民多方面支援渡江战役安徽地扼江淮,毗邻宁沪,是人民解放军直取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经济中心上海的重要战略基地。在渡江战役期间,安徽是渡江作战指挥中心,渡江战役总前委先后进驻蚌埠孙家圩子和肥东瑶岗村,亦是人民解放军重要的练兵基地、出发地、主战场及前沿阵地之一,巢湖地区与江南地形相似且湖面比长江宽好几倍,人民解放军便利用巢湖水面进行战前练兵训练,为飞渡长江天堑做准备,巢湖—枞阳—望江段更是中、西路大军实施突破江防战略的交通要道。在渡江战役发起前,安徽各区党委和地方政府就深刻认识到安徽在渡江战役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非常重视战役的支前工作,积极响应中央军委及总前委的号召,组织与领导安徽人民在生产及筹运物资、保障交通运输、参军参战等方面积极支援人民解放军,从而有力保障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追击的军事行动顺利开展。(一)生产与筹运物资在渡江准备阶段,人民解放军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