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探讨ResearchandDiscussion标准化助推创新发展国际化塑造共享未来马静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摘要:近年来,参与标准国际化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突显。本文从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塑造科学标准体系和推进技术选代更新三个方面,对助力标准创新发展,推进标准国际化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标准国际化自主创新发展共享本文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孟子云:“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1建立有效的交流渠道,在同一频道共享信息不能成方圆。”意在强调规范化、标准化是成功做事的前提。秦始皇的伟大成就不仅在于修筑了万里长城,更是制定了“书同文、车同轨”的治国标准;拿破仑引以为傲的不是他在征战沙场上的赫赫战功,而是标志着一个民族走向繁荣的《法国民法典》。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国际会议上提出,“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标准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对促进全球经济贸易合作、技术创新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标准国际化逐步成为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保护研究开发成果的重要工作,是扩大产能合作、增进经济贸易往来的必由之路。然而,开展标准国际化工作不能盲从,好的方法能加强中国标准在国际的“主导权”,不好的方式反而适得其反。如何以科学、合理、适宜的方式推进标准国际化工作?总体来说,应在标准翻译上注重同频共享、在标准体系上搭建同维渠道、在标准技术上促进选代更新。68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第7期“标准是世界的另一种通用语言”,标准国际化工作的基础是开展标准翻译,通过调研国际标准的术语名词,建立标准化语料库,打造同频沟通渠道,才能助推标准信息的合作共享。在开展标准国际化的进程中,难免会遇到语言交流障碍,不能有效进行沟通的情况。纵观近几年发布的标准翻译项目(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例,图1),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标准翻译项目数量较少、不成体系;翻译条文缺乏对标准内容的理解和延伸,多为基于中文语句直译而成;同时,翻译项目的技术指标多直接来源于中国标准,缺乏与国际标准技术指标的协同,无法有效支撑国际工程项目的开展。清末思想家严复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使西方学理更易被国人接受,成功传播了国外先进知识和资产阶级思想。现如今的标准翻译工作,也应该遵循“信、达、雅”的原则。“信”即保证标准翻译的准确性,避免语法错误或理解歧义;“达”即提升研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