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州社院學部·2023年第2期No.22023(SerialNo.81)JOURNALOFGUANGZHOOFSOCIALISM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总第81期)比较视野中的专门协商机构谈火生摘要: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使命。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个新使命,对于推动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将人民政协置于国际视野之中,从协商程序的设计、协商与决策的关系、协商的非政策功能等三个方面,对人民政协和国外专门协商机构进行比较,以期更好地认识人民政协的比较优势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政策建议:发挥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夯实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基础;深化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加强与国际学术界交流,讲好中国协商民主的精彩故事;借鉴国外专门协商机构的经验,进一步完善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关键词: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协商程序;协商与决策;非政策功能中图分类号:D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562(2023)02-0005-12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人民政协被赋予了专门协商机构的性质和功能。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人民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强调“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1]。次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强调“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第一次将人民政协的这一性质定位写入党的文件[2]。自此,专门协商机构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人民政协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对象的选择对于专门协商机构这一新的性质定位,学界已经展开了深人的研究。具体而言,既有研究在如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第一,专门协商机构的基本性质和定位。陈惠丰将这一性质定位置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背景下加以考察,认为中国政党制度不同于西方以竞争为特征的政党体制,而是以合作与协商为特征的新型政党制度,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马雪松则将专门协商机构置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格局中加以考察,收稿时间:2023-03-12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完善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0STA069)的阶段性成果。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清华大学2018级本科生朱益孝同学帮忙查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