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GoodParents70文陈虹瑜启蛰春醒唤童韵自然无声伴成长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春之梦,惊蛰始。借此契机,教师以“惊蛰”为开端,带领幼儿回归自然,通过自然观察和体验,将节气活动融入幼儿的生活,培养其自然观察力与身心生命感悟力,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于幼儿心灵,得以传承。一、亲近自然——在节气中遇见美好“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笔者还记得冬奥开幕式倒计时,雨水始,立春终,二十四节气之美被世界所看见。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智慧与经验,教师将这份“中国式浪漫与诗意”传承,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自然鲜活的仪式感。(一)自然教育:探秘惊蛰节气春种夏忙、秋收冬藏、日月升降……什么是二十四节气?什么是小寒?什么是大寒?几千年前的古人,是怎么发现二十四节气的规律?二十四节气是非常好的自然教育素材,对没有亲身体验过农事和节气活动的幼儿来说,领悟节气智慧较难,对二十四节气既熟悉又陌生。“今天是惊蛰哦!”晨间甜甜的一句话引起大家的注意。惊蛰是什么?“我听我爸爸说过,好像是一个节气。”“惊蛰是不是一种特殊的日子,跟我们过‘腊八’一样。”……一番猜想之后幼儿对惊蛰有了一探究竟的想法。一叶一落是轮回,一草一木是生命,江南的春天,在柔绵的春雨中走来,蓄势待发。师幼相约惊蛰,开启探秘二十四节气之旅。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孩子有机会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自然万物就是一本活教材,教师引导幼儿走近大自然,调动多种感官,真实地体验自然的乐趣,感悟自然生命的真谛,享受自然的美好。教师以拓展自然体验为思路,引领自然教学,无痕衔接自然教育。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用水墨绘画“惊蛰”的足迹,用绘本讲述“惊蛰”的故事,用动画演绎“惊蛰”的萌生,多方面、多形式诠释“惊蛰”的节气文化,让幼儿了解节气,走进节气,知道惊蛰开始春雷响动,气温开始回升,雨水不断增多,万物开始生长,感受时间与生命的轮转循环之美。(二)自然观察:感受春之萌动教师引导幼儿对大自然、大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跟随惊蛰的脚步,幼儿在田野中、花园里、树枝上感受春天的气息。“小草从根部萌发,目前还不太明显。”“柳芽长出了小叶。”“你们看,毛白杨开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