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无人机在山区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文图|倪羽随着科技进步,无人机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作为空中力量的有力补充,在日常巡逻、隐患排查、事故处理、违法取证、数据采集等多个方面大显身手。本文立足于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实际,以福建南平高速交警应用无人机开展交通安全管理为例,对无人机在山区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中的多样化应用、存在问题及相关应用构想进行梳理和论述。一、无人机在山区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场景南平市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具有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辖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45公里,有7条线路交错纵横,桥隧占比高,互通匝道多,其中落地互通58个、枢纽13个、服务区23对、隧道单向331座、桥梁单向1322座。面对复杂地形的交通环境,南平高速交警充分发挥无人机空中优势,在开展视频巡逻、交通事故处置、道路隐患排查、大车流疏堵保畅等工作中加强应用,为做好辖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一)开展视频巡逻和违法抓拍利用无人机巡航高度高、飞行距离长、拍摄视角全的优点开展视频巡逻,能够及时发现高速公路上车辆违停、逆行,行人上高速,以及道路交通拥堵等各类警情,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高音喊话器进行干预,消除风险隐患。例如在节假日期间,车辆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现象频发,利用无人机开展视频巡逻,可以便捷、高效地抓拍并固定证据,有效弥补现有执法方式的盲区和不足,大大增强了对交通违法行为的震慑效果。(二)勘查事故现场在以往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中,事故处理民警需要人工测量车辆位置、现场痕迹、散落物等所有事故元素,手工测量、绘图费时费力,事故现场勘查工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造成交通拥堵的同时,也容易引发二次交通事故。引入无人机勘查事故现场,可以实现人机分离、远程操控,由无人机对事故现场进行大范围观测,民警借助专业软件即能快速固定现场证据,完成事故现场图的绘制,缩短了现场处置时间,降低了潜在危险性,能够更快恢复道路通行。(三)处置突发事件在突发交通事故等意外情况导致交通阻断时,如果民警无法快速到达现场,可以利用无人机高空飞行抵近,采集完整的现场视频图像信息并实时回传指挥中心,为开展分析研判和指挥疏导工作提供依据,特别是在引导轻微财产损失事故的快处工作中,通过无人机挂载的喊话器提醒驾驶人“快处、快撤”,既能最大程度降低对道路通行的干扰,又能够有效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提高事故勘查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