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意见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的应用探讨文|袁力南相旭高佳旭尹梓安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工作实践中,由于一些事故的形态较为复杂,涉及的证据确认及成因分析的相关问题,须由专门的司法鉴定机构及鉴定人进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鉴定意见是以客观事实作为基础,加以较为严谨的逻辑推理,具有较强的证据力和证明力,在交通事故认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根据鉴定意见来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和损害扩大的形成机理,适用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划分规则,需要足够重视和仔细研究。为此,本文以一起涉及多车碰撞碾压事故的案例为例,对司法鉴定意见在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为便于说明,案情匿名简化)。一、简要案情某日晚23时许,在一条东西向双向四车道的省道与一条南北向的支路相交处,省道路段路侧安装有路灯,并安装有视频监控。驾驶人A驾驶小型轿车从支路由南向北右转弯驶入省道,恰逢驾驶人B无证驾驶摩托车沿省道由西向东直行,视频监控画面显示,1.9秒后B驾驶的摩托车撞击A的轿车左侧,造成驾驶人B受伤倒地无法移动。A将车驶离靠路侧停车后返回B倒地处,观察后并未进行施救和设置警示标志并离开。3分43秒后,驾驶人C驾驶小型货车由西向东直行驶来,行至B倒地处未减速和躲避,将其碾压拖带12.3米后(离开监控画面)人车分离,C靠右侧路边停车。3分56秒后,驾驶人D驾驶小型普通客车由西向东直行驶来,行至B二次倒地处,向左躲避,车体有轻微颠簸(该车安装的行车记录仪记录了该过程),减速后驶离现场。4分19秒后,驾驶人E驾驶微型小货车由西向东直行驶来,行至B倒地处,与B接触并拖带9.7米后停车,形成背部拖带伤。E下车将B从车下拖出后,驾车驶离现场。在此期间,有其他车辆经过现场时绕开倒地的B躲避通过。二、司法鉴定意见该案分别委托了法医和痕迹鉴定。痕迹鉴定意见(摘录):B驾车撞击A驾驶的小型客车造成B倒地,倒地后能观察到B有轻微的肢体自主活动,A的小型客车左侧车身留有撞击痕迹,符合造痕体与承痕体的相互印证关系。C驾车碾压B的人体胸部并拖带。D驾驶的小型普通客车通过检验鉴定,证明右前轮碾压B的左手臂,右后轮外侧擦蹭B的头顶部。E驾驶的微型小货车的前轮支臂至前保险杠的底盘处留有B的擦蹭血迹,但并未碾压B的胸部。在B的头顶部处留有一处边缘清晰的血泊,未发现有碾压血泊的痕迹。经鉴定,所有车辆均为超速。探讨Discussion50|道路交通管理2023/03故的原因,因果关联难以分析和明确。在划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