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2-4水彩画主题性创作的叙事与表达———以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项目《花农的幸福生活》为例〇周立明许纬纬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文化得到迅速发展,艺术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在发生变化,不仅仅满足于大众对审美的需求,同时对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主题性美术创作同样在时代发展的需求下不断向前推进。近年来,水彩画家创作群体也在不断积极探索,水彩画的创作表达从最初长时间的对媒介、材料、技法的关注逐步转向创作内容的转变,从表现题材单一向表现题材多元化转变。本文以水彩画主题性美术创作为切入点,结合当下的美术创作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关键词水彩画主题性创作叙述表达一、主题性水彩画创作发展现状(一)水彩画的发展概况水彩画“以水为媒介与水彩画颜料调和进行的作画方法,最早的水彩画产生于欧洲中世纪手抄本里的装饰画”。[1]早在14世纪欧洲佛罗伦萨教堂壁画中开始使用以水为媒介调和墨色的线稿,此阶段属于水彩画发展的初级阶段,还不具备水色交融及水彩造型的特征。15世纪前后,开始使用水调和透明、半透明的颜料在羊皮纸上进行描绘,多使用单色作画,除此之外,还在画稿和素描作品上使用,此时期的水彩画大多是在素描上作些水彩色的补充。直到1502年,德国画家丢勒绘制的水彩画作品《野兔》的出现,标志着世界上第一幅真正意义上水彩画的出现,它是以水调和植物及矿物颜料进行绘制而成的绘画作品,不仅仅局限于单色作品的描绘。16—17世纪,由于油画成为画家作品表达的主要画种,水彩画在这一时期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虽然油画家也画一些水彩画画稿,但多局限于速写的描绘。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期,水彩画得益于其材料及工具的便携性以及速写表达方面的优势,作为绘制地图的“地形画”在英国发展起来,多用钢笔淡彩和单色素描方式进行绘制。到18世纪中期,“水彩画之父”保罗·桑德比(PaulSandby,1730—1809)的出现,使水彩画逐渐脱离了素描底稿的形式,开始研究水彩画的技法,注重水彩画的透明性和流畅性,并影响了后来英国著名画家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Jo⁃sephMallordWilliamTumer,1775—1851)。18、19世纪在整个欧洲油画盛行的时代,英国的水彩—28—DOI:10.16230/j.cnki.yyxb.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