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财经视界双循环背景下福建自贸区发展路径探析文/张海丽由于受到内外部复杂环境的挑战和影响,国际局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加快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形势下各国经济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福建自贸区在国家提出双循环的背景下,立足自身现状,不断创新发展。文章在分析福建自贸区发展影响因素后,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采取供给侧与需求侧双联动,建立国家物流重要枢纽,深度融合闽台产业合作的发展路径等,以期能为双循环背景下福建自贸区发展贡献一份力量。1引言随着地缘政治风险上升、长期的中美贸易摩擦,逆全球化倾向初步显现,我国将面临相对严峻的经济外部环境[1]。华为芯片断供等跨国贸易事件发生,让大家意识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将可能发生局部中断,这迫切要求我们要发展国内经济循环体系。为此,我国将目光转向国内,以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2]。2双循环概念提出随着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科技问题、人口红利等内外部环境变化,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有所放缓。为推动经济持续向好,2020年5月1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3-4]。旨在有效利用国内外资源的大系统动态运行,并充分发挥国外资源优势,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带动全球要素资源整合创新,使规模效应与聚集效应最大化发挥。3双循环背景下福建自贸区的发展现状2014年12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福建自贸区)。福建自贸区从此成为中国大陆境内继上海自贸试验区之后的第二批自贸试验区。福建自贸区范围总面积118.04平方公里,包括福州、厦门、平潭三个片区。其中福州片区31.26平方公里、厦门片区43.78平方公里、平潭片区43平方公里。福建自贸区是福建省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前沿载体。目前,在规划区域内已建立以国际贸易、海运、物流、金融服务、先进制造业等为主的现代企业服务和产业集群。保税物流、分拨、物流服务等业务比较集中,全球采购、海外运输、转口贸易、整车进口加工等现代服务进一步发展,保税展览商品交易、投资出租、跨境电商、高端服务、旅游业务等新兴服务业方兴未艾[5]。4福建自贸区的创新改革效应福建自贸区自挂牌至今,已基本实现了总体方案和深化方案确定的发展目标,建立与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发挥出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4.1坚持新发展理念,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