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1,2023第50卷JournalofMinzuUniversityofChinaVol.50(总第266期)(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GeneralNo.266唐边疆治理与用人方略———甘元柬墓志所见六胡州与唐蕃和亲问题考释陈明迪1陆离2(1.山东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烟台264005;2.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摘要]甘元柬与裴行俭、武三思及唐中宗有着密切关系,这对他的仕途产生了重大影响。《甘元柬墓志》提供的信息揭示了调露元年(679)突厥阿史德温傅、奉职二部反唐与六胡州设立之间的因果关系。选任甘元柬等唐人出任六胡州刺史,表明六胡州建置初衷在于强化对突厥降户的控制,以扭转正在恶化的边疆局势,这与《新唐书》所述羁縻府州刺史由本部落首领充任有别。六胡州的建置既体现了维持部落组织之“羁縻”特性,也蕴含了羁縻府州向正州演化的因素,但这一过程并非线性发展。唐朝政府力图强化对内附民族的控御,六胡州的羁縻属性正在消减,但还不能视为完全意义上的正州。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大事纪年》中所载703年出使吐蕃的唐廷使者甘卿(kamkeng)正是甘元柬,其身份是唐派往吐蕃的和亲使。甘元柬的事迹表明吐蕃的南向战略为武周所遏制,最终于长安三年以甘元柬出使吐蕃为标志,促成了唐蕃关系的缓和,在历经全面对抗之后形成的均势局面下,双方最终实现和亲。[关键词]甘元柬;六胡州;唐蕃关系;唐廷使者甘卿(kamkeng)[中图分类号]K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575(2023)01-0150-09《甘元柬墓志》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现藏偃师商城博物馆。《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收录拓本[1]19,《全唐文补遗》第5辑[2]20-22、《全唐文新编》第4册载有录文[3]2700。与墓志同时出土的还有《唐甘元柬赐食实封敕刻石》[4]136。甘元柬历经唐高宗、武周、中宗三朝,然两《唐书》无传,其事迹散见于《外戚传》和《资治通鉴》中,程章灿曾撰文对其墓志进行了较为简略的考释,但并未论及甘元柬出使吐蕃等事[5]30。《甘元柬墓志》所涉及的历史信息丰富,但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掘,因而有必要再做一番考释,以求教于学界。一、甘元柬的仕途与社会关系甘元柬父祖官位不显,亦无见于史册。据墓志载,甘元柬“年十八,举茂才”,由此入仕。其后“慨然以功名为志,乃求使西域”,应当是前往西域军将幕府中任职。唐初的征战行动中,统军将领皆开幕府置僚佐①,这也成为唐人谋取功名的捷径之一,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