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探析国画山水技法对现当代青花山水创新的影响摘要:青花山水虽然在明清时期已有出现,但当时的青花山水主要是作为装饰性存在,一般在人物绘画中作为配景的形式,就像我国早期中国画山水一样,也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而出现,主要是做陪衬作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画可以看出,比如《洛神赋图》中就出现许多山石,但相对简约。而真正意义上青花山水成熟期则是在近当代时期才开始。近当代青花山水之所以能够得到成熟和发展,也是离不开对中国山水画的吸收,尤其是在国画山水各种技法的移植和吸取,而使得青花山水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毕竟国画山水历经千年的发展,相当成熟,使得青花山水在创作和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会借鉴国画山水的技法,使得两者之间产生必然的联系。关键词:青花山水;国画山水;技法;影响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92(2022)12—143—(03)TheInfluenceofChinesePaintingLandscapeTechniquesontheInnovationofModernandContemporaryBlueandWhiteLandscape1国画山水技法的发展山水画虽然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已经出现,但其主要是作为陪衬,主要是在人物画中以背景的形式而存在,而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则是在隋唐时期出现。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技法已经开始出现端倪。主要是以隋唐山水画家展子虔为代表,他所创作的青绿山水画《游春图》,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在描摹山川人物时已有基本结构,但山石尚无皴法,树木直接用粉点染,这体现出朴拙而真切的描绘自然山川的能力。展子虔画的山水画已经开始将山水由原先的理论而变为现实,也将山水早期在人物画中作为背景存在的情况开始独立出来,从此山水画开始独立的形式出现。山水画在经过唐朝时期以“李氏父子”为代表的青绿山水画家则逐渐将山水画的创作技法不断地完善,“李氏父子”则是李昭道和李思训两人,他们的山水画作品则是开始出现了皴法。而不再是高古游丝描的表现山水的结构,是运用皴法开始表现山石的结构,在上色中也注重物理现象,阴面加蓝阳面加金,形成金碧呼应的青绿山水画效果。在唐朝中后期,王维和张璪率先开创了文人水墨山水画技法,王维的破墨技法大大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对山水画的变革起到了重大的贡献。时至宋朝时期,山水画可谓达到了巅峰造极的境界,技法上也是不断地完善。在众多山水画家中,以青绿山水为代表的王希孟创作的《千里江山图》,则将青绿山水的技法推向高峰,画幅也不断地变大。这一时期的青绿山水画在技法上相对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