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中国医药导报2023年1月第20卷第3期CHINAMEDICALHERALDVol.20No.3January202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174448)。[作者简介]董寒毅(1996.8-),女,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2020级中医五官科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耳鼻咽喉科。[通讯作者]王俊阁(1967.8-),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研究方向:鼻变态反应疾病和头颈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是鼻科学领域高患病率(10%~20%)[1]的难治性疾病。患者被反复鼻痒、流涕和喷嚏等症状严重困扰,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已成为公共卫生的一个沉重负担[2]。现代医学认为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疾病[3]。遗传、过敏原诱发、环境、生活习惯、气候、年龄等因素与变应性鼻炎相关[4-5]。中医定义变应性鼻炎是以突然或反复的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等为主要表现的鼻病,归属“鼻鼽”病范畴,主因禀质特异、脏腑虚损兼感外邪所致[6]。中医药治疗鼻鼽病历史悠久,临床效果确切。脏腑辨证理论认为本病多因风寒外侵,肺脾肾内虚,采用益气、温阳、宣肺、健脾等治法[7]。仲景学术体系以《伤寒杂病论》确立六经辨证理论,因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气血、脏腑不同,病至各异,阐述了疾病的六经阴阳转化,治疗时结合《汤液经》剂法[8],六经诸方以经而用,证适而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王俊阁教授传承仲景学术体王俊阁教授经方辨治鼻鼽病的经验总结董寒毅1王俊阁21.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29;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北京100010[摘要]介绍王俊阁教授应用经典名方治疗鼻鼽病的经验。王俊阁教授传承仲景学术体系,从事临床医疗和临床研究数十载,擅长运用经典名方辨治耳鼻咽喉科疾病。王俊阁教授用“经方三观”诠释鼻鼽病病机为“正虚寒湿困表”,表里合病以表为所急所苦,治疗当以“温阳固表,散寒除湿”为法,根据临床表现将鼻鼽病分为风寒饮逆型、阳虚饮逆型、寒饮化热型、表虚不固型,以六经辨证分类病机,辨津液输布离合的状态,以阴阳二旦理法应用经典名方,以法统方,效如桴鼓。[关键词]仲景学术体系;鼻鼽;理法;经验[中图分类号]R2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23)01(c)-0122-04DOI:10.20047/j.issn1673-7210.2023.03.28Exper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