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卷第1期Vol.44No.12023年2月Feb.2023韩山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HanshanNormalUniversity收稿日期:2021-06-29基金项目:韩山师范学院2020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程思政”专项项目;韩山师范学院2019年校级基础教育、新师范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S201901)。作者简介:许美娟(1986-),女,广东潮州人,韩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英语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路径探究——以《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为例许美娟(韩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潮州521041)摘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实施课程教学则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英语专业课程具有丰富的思政元素,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以专业课程《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为例,根据课程特点,对教材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切合点进行深挖厚掘。通过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教学任务,深化中西文化认识;增强课堂教学互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运用“互联网+”教育,提升思政教育渗透效果;盘活第二课堂活动,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加强教师队伍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创新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完善评价方式等路径,以期在达成既定知识和能力教学目标及任务的同时,实现思政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关键词:英语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学路径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883(2023)01-0094-08DOI:10.19986/j.cnki.1007-6883.2023.01.015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这就对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并促使其加速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型升级。思政课程,即通俗意义上的思想政治课程;而课程思政则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其实质是教学理念的一种创新,它既不是指以往具体的思政课程,也不是简单地增加几门思政课程或增设一些活动来代替现有的思政课程,而是通过不断深挖各专业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将其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结合,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和综合素质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政体系。[2]因此,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不只是简单的文字次序的调换,而是通过反复探索与实践之后使思政教育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课程思政实质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