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2期化学工程与装备2023年2月ChemicalEngineering&Equipment61子长中区长6油层注采对应性评价刘成1,高卓林1,何金波1,师淏2(1.延长油田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中心,陕西延安716000;2.延长油田子长采油厂,陕西延安717300)摘要:对于生产中后期的低渗油藏而言,平面及纵向注采矛盾突出,剩余油挖潜潜力较大,而合理开发调整方案的制定关键在于要明确研究区注采系统状况。文中利用测井和射孔资料,通过绘制各注采井组的油层剖面以及油层射孔位置,明确注采井间连通关系及注采对应情况,统计出不同井区类型的油层动用程度,进行平面和纵向注采对应性分析,并利用油层连通情况对生产井受效方向和程度进行研究。在明确注采对应矛盾前提下,同时提出相应的合理储层改造措施及注采方案优化方向。关键词:低渗油藏;油层动用程度;注采连通率;注采对应性;注采优化引言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对于任何注采井网而言,其油层注采对应状况一直是生产过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而油层注采对应状况的优劣直接关乎油田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产量、含水率以及采出程度[1]。要对注采对应情况进行合理的优化调整就必须明确注采井间的注采连通及对应关系,特别是生产中后期,就需要对各油层动用程度以及注采对应和连通情况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合理地进行调剖、堵孔、补孔和二次压裂等储层改造措施,从而提高产量,降低含水率,同时实现剩余油挖潜[2]。在低渗油田中,以滨南油田注采优化为例[3],研究区通过注采井网完善,同时对注水井以及油井进行补孔,注采对应率65.5%提高79.2%,综合递减率及含水率均不同程度下降,增油效果显著。1区块概况子长中区开发单元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瓦窑堡区块,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属于黄土高原地貌,地面海拔950~1492m;其构造位置处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东部中段,总体表现为一西倾的平缓单斜面貌,坡降一般为7~10m/km,倾角1º左右;断层和局部构造均不甚发育,局部可见构造掀斜和差异压实作用下形成的低幅度鼻状隆起。主力产层为延长组长6油层组。长6油藏属于低孔特低渗油藏,油井采用射孔压裂投产,子长中区于1984年开发,1992年开始注水,是长6油藏开发老区,截至2020年12月,采油速度仅0.13%,采出程度6.15%,综合含水75.63%。根据子长中区开发方式以及井网形式的不同,将划分为三种区块类型,即自然能量开发井区,正方形注采井网开发井区,不规则注采井网开发井区。研究区注水开发已进入中后期,生产井普遍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