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中国画是东方审美的最高艺术表现形式,不论是在我国还是在世界均具有深远的价值。与西方艺术相比,线造型语言的呈现是其较为突出的特点之一,现如今已具有悠久的历史。通过线造型语言的描绘,能够使中国画的画面效果更加具有艺术张力以及审美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文章将对中国画线造型语言的发展流变进行阐述,并进一步分析其所具有的审美特质,从而对线造型有更深刻的把握。线造型始终是中国画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区别于其他绘画形式的重要表现,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时代特征。中国画向来注重“以形写神”,“神”意味着中国画的表现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这是一种务实的艺术手段,更加强调观赏者的主观性。线造型语言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技法之一,线造型的描绘能够利用其独特的笔触、线使得中国画极具空间艺术,体现出民族气质与风格。由此可见,线造型语言具有丰富的艺术效果与美学特征。一、中国画线造型语言发展流变回顾历史的长河,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以线造型语言为艺术手段是其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这与东方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感悟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表现在东方艺术家对线的观念与认识,对线造型语言发展流变,以下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应物象形与骨法用笔中国画十分注重程序化的艺术表现,其是一种高度概括所描述对象的过程,线造型语言是描绘状物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应用过程中,应当对描绘对象进行写“形”,起源于南朝时期的“应物象形”,由谢赫在《画品》中指出。就其艺术本质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国家,在早期描述事物的过程中,其艺术表现更加强调对物象的模拟,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是人类基于自身的思想观念对物象进行理解与认识之后将其呈现在画纸上。因而,在绘画过程中所产生的线在本质上是基于艺术家对事物的抽象理解。对线的描绘并非具有客观的依据,在线的描绘过程中,不具有所谓的轮廓线,而是利用线对所描绘事物进行抽象化的提炼与概括。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变革,基于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理解,线造型语言应运而生,使其对线造型的语言把握得更进一步。谢赫的《画品》是在三国两晋对艺术的语言表达的基础上实现了绘画艺术的发展,是一部较为重要的艺术品评理论著作。在该本著作中提出了“六法”,其中“骨法用笔”是品评中国绘画的第二法,现已成了评判中国画用笔用线的重要参考标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谢赫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