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卷第4期2023年2月科技和产业ScienceTechnologyandIndustryVol.23,No.4Feb.,2023中国高等教育社会捐赠吸引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林瑶(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武汉430205)摘要: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问题,为了拓宽筹资渠道、优化社会捐赠,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选取社会捐赠以及其他变量相关信息公布较为全面的50所高校2011—2020年的数据展开实证研究,从高校自身的角度对社会捐赠吸引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高等教育;社会捐赠;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G64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807(2023)04-0108-04收稿日期:2022-09-23基金项目: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项目(CX2021294)。作者简介:林瑶(1998—),女,湖北黄冈人,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财政。高等教育是一项非常昂贵的事业,“再穷不能穷教育”,而中国教育经费短缺问题一直以来都很严峻。其中,优化经费来源结构是当务之急。社会捐赠作为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之一,近几年仅占比1%左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但这也意味着中国高校社会捐赠有很大发展潜力[1]。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及配套政策发布之后,中国慈善力量不断增强,社会捐赠获得较快发展。2017年,“双一流”建设方案明确指出,要争取社会资源、吸引社会捐赠等多方面的支持和投入[2]。2020年,中国慈善联合会公布数据显示,中国教育获社会捐赠总额达450.29亿元,占比21.58%,持续稳定增长,多所高校接受的捐赠超亿元。2022年两会上,公益慈善话题备受瞩目,其中“优化个人捐赠税收优惠,善用‘第三次分配’有效助力共同富裕”等一系列提案引人关注,在此背景下,提高企业和个人对高校的捐赠积极性,吸纳更多的民间资本力量,有助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更好发展。1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研究数据来源主要是中国校友会网。为了减少数据缺失项,提升研究结论的精确性,最终选取了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0名中各项指标信息较为全面的50所高校数据,手工收集与整合汇总,根据待检验假设列出研究变量,见表1。选取各大高校捐赠收入额作为被解释变量,依托此项数据反映高校的社会捐赠吸引力,数据来源于各高校教育基金会官网公布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