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技术丝绸JOURNALOFSILK长三角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关联及网络结构特征研究ResearchonthespatialcorrelationandnetworkstructurecharacteristicsofculturalandcreativeindustriesintheYangtzeRiverDeltaurbanagglomeration曹如中1a,胡燕玲1a,熊鸿军2,郭华1b(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a.管理学院;b.图书馆上海201620;2.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上海201306)摘要:明晰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关联及网络结构特征是优化资源配置和规划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本文运用修正的空间引力模型及社会网络分析法,结合2011—2019年相关数据,对长三角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关联及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关联强度逐年增加;2)长三角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网络结构越发稳固,上海、南京、杭州是整个网络的中心结点和通道控制者;3)长三角东翼城市处于整个网络的核心区域,核心区内部联系紧密但对边缘区城市的“涓滴效应”有限,边缘区向核心区集聚势能较小;4)长三角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围绕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中心城市进行空间集聚,并形成了内部密切相关的凝聚子群。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社会网络分析;空间引力模型中图分类号:TS941.1;G1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003(2023)02010213引用页码:021112DOI:10.3969/j.issn.1001-7003.2023.02.012收稿日期:20220602;修回日期:20221219基金项目: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助项目(2021020016)作者简介:曹如中(1972),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自20世纪末期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加持和产业转型升级,全球经济发展重心逐步向高增长、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世界各国新一轮角逐的焦点。根据联合国发布的《创意经济展望和国家概况告》显示,创意经济对国家GDP的贡献率都在10%以上[1]。得益于对文化创意产业价值属性的深刻认识,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43%,比2019年增长1.3%[2]。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具代表性和示范效应的地区,2015—2019年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幅达到116.7%[3]。然而,伴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空间布局不合理、资源要素不够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