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卷S1期包装工程2023年4月PACKAGINGENGINEERING675收稿日期:2022–12–18作者简介:姜明宇(1992—),男,硕士,主管设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设计学的概念与方法。设计如何关联符号学——评《设计:语意学转向》姜明宇(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芜湖241000)摘要:从符号学角度解读《设计:语意学转向》的人本设计框架,并据此讨论设计学的认识论转变。以赵毅衡《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为媒介引入符号学理论,基于《设计:语意学转向》中“意义”“二序理解”“语意层级”3个关键概念展开讨论。首先对比“意义”这一语词在语言哲学、符号学、设计学3种语境中的定义,进而以符号过程为框架分析人与人工物交互过程的传达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人本设计价值观在符号学视野下的不同层级,最后基于设计的语意学转向这一主题,从传达和意义角度讨论设计学科的认识论转变。相较于语言哲学和符号学,设计学语境中意义的定义更加关注身份认同;二序理解的出现源自形成区隔的方式不同,作为设计师应合理引导区隔的形成;设计师与用户在人工物的构建及使用过程中存在3种不同位置的权力边界,指向人本观念的不同深度。关键词:语意学转向;哲学符号学;设计符号;产品语意中图分类号:TB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3563(2023)S1-0675-04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23.S1.104产品语意学先驱KlausKrippendorff的著作“TheSemanticTurn:ANewFoundationforDesign”中译版书名为“设计:语意学转向”。这一译法强调了原书名前半部分的主标题,而后半部分——直译为“设计的新根基”则被隐去——这一副标题清晰说明了提出语意学转向的用意。那么,语意学转向所指出的“新根基”新在何处?现代设计的百余年历程中,随着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设计的范畴、方法、价值观[1]呈现出愈发多样的新现象。然而,多样的现象如何使设计的本质逐步凸显,基于实践的争论能否让设计的学理越辩越明,这仍是横亘于今日设计领域的难题。KlausKrippendorff这一著作正是对以上问题的有力回应:设计赋予物体以意义;介面追随可感知的意义[2]。本文援引符号学理论,对书中3个关键概念:意义、二序理解、语意层级展开进一步辨析,从而帮助读者深化对人本设计的理解,围绕这些概念的讨论也将直指设计学科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转变这一“NewFoundation”。1意义的语境从关注形式转为关注意义,是语意学转向的主旨,这一脉络可追溯至乌尔姆设计学院时期Maldona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