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剑波马郁靖孙攀搁摘要:长期以来存在一种普遍的印象,即社会科学在早期是相对无空间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中缺乏关于空间的论述。实际上,在涂尔干和哈布瓦赫的著作中,存在一条围绕着社会空间的越发成熟但又未被充分完成的思想脉络。涂尔干关于空间的论述一方面涉及作为观念对象的物质空间,另一方面又涉及需要在知识社会学框架中加以理解的作为知性范畴的一般空间。总的来讲,尽管他偶尔提到“社会空间”的说法,但还未形成一种系统的社会空间理论。而哈布瓦赫则基于对涂尔干社会形态学的批判性吸收,到晚期逐步发展出一种更加复杂、抽象,但又因其早逝而未充分完成的社会空间理论。这条关于社会空间思想的进路无论在他们之后的社会学还是与之相关的人文地理学内部,都少有继承者和追随者。关键词:涂尔干;哈布瓦赫;社会空间;知识社会学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检索过去二十年的中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空间”悄然成为热词,甚至出现“空间转向”之类的说法。在列斐伏尔(HenriLefebvre)的倡导下,“社会空间”更是成为中文学界研究的热门关键词,催生出众多的研究和文本。不过,除了列斐伏尔之后有社会空间理论的另一条思想脉络:从涂尔干到哈布瓦赫[文章编号]1001-5558(2023)02-0093-11西北民族研究JournalofNorthwesternEthnicStudies2023年第2期(总第119期)2023.No.2(TotalNo.119)[收稿日期]2022-09-30[作者简介]黄剑波,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研究员。上海200241马郁靖,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生。上海200241孙攀搁,华东师范大学民族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助理。上海200241DOI:10.16486/j.cnki.62-1035/d.20230403.001西北民族研究·2023年第2期(总第119期)人类学研究JournalofNorthwesternEthnicStudies关“社会空间”的思想脉络以外,从涂尔干(ÉmileDurkheim)与其学生哈布瓦赫(MauriceHalbwachs)的师承关系来看,还存在比列斐伏尔更早的一代学者有关“社会空间”研究的另一条思考进路。由此出发,重新梳理涂尔干和哈布瓦赫的著作,对于我们理解这一进路的社会空间讨论而言,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术界关于涂尔干对空间的论述大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有学者认为,涂尔干早就提出了“社会空间”的概念,如“他从社会学角度首次阐发和使用了社会空间概念”[1],“把空间当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