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卷第4期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Vol.36No.42022年12月JournalofShanxiYouthVocationalCollegeDec.,2022(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100)【当代大学生研究】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实习生职业倦怠问题干预路径研究尹晓龙,赵博阳摘要:本研究依据工作需求—资源模型,对高职院校酒店实习生进行职业倦怠实态分析。结果显示,实习生的职业倦怠和低成就感呈现中度倦怠水平;倦怠及其子维度在同事支持感等组间存在明显差异;实习生进入职场后,适应时间越长,倦怠水平越高;实习超过3个月后,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提升速度更快。关键词:高职院校;干预路径;工作需求—资源模型;酒店实习生;心理问题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637(2022)04-0048-07健康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居民健康领域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进一步提升人民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健康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们党始终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健康学校建设,制定实施青少年、职业群体等特殊群体的体质健康干预计划,对抑郁症、焦虑倦怠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要加大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2022年2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开展“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教育,倡议“促进师生的心理健康,将心理疏导干预机制融入校园日常生活”。然而,作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重要一环的实习期却经常成为心理测评的空窗期,实习期间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常被忽视,不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和职业化转化,极易引发严重后果。酒店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酒店从业人员每天与宾客打交道,需要细致、耐心、周到地为宾客提供服务,对心理健康的要求较高。实习阶段是大学生由学校到职场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对行业的了解尚浅,业务不够熟练,缺乏工作经验。同时,实习生对企业的归属感不强,加之疫情常态化的影响,他们要承受比他人更大的压力。因此,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常常表现为心理敏感而脆弱,极易引发职业倦怠。而一旦产生职业倦怠,将会导致他们失去工作动力,出现工作效率低下等现象,严重者甚至会对工作产生厌倦心理,影响其未来职业规划。倦怠是在长期压力状态下对工作中人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融媒体时代影视与旅游耦合助力乡村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