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DB37DB37DB37DB37/T623—2006乌鳢养成技术规程2006-08-01发布2006-10-01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发布发布发布DB37/T623—2006I前言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玉新、曹振杰、王兰明、董文、刘羽清。DB37/T623—20061乌鳢养成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乌鳢养成的环境条件、苗种质量要求、养殖模式、饲料要求、日常管理和病害防治技术。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SC/T1008——1994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3池塘单养3.1环境条件3.1.1池塘条件的选择3.1.1.1池塘环境条件应符合GB/T18407.4的规定。3.1.1.2面积及水深面积以1000m2~3000m2,水深1.5m~2m。3.1.2池型池塘长方形,东西向,通风向阳。池埂高于最高水位0.5m以上。3.1.3底质池底平整,易于拉网操作,淤泥保持在15cm左右,不渗漏。3.1.4水源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进排水闸门独立。3.1.5水质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养殖用水应符合NY5051的规定。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cm以上。pH值7.0~8.5,溶氧量4mg/L以上。3.2鱼种放养3.2.1放养前的准备3.2.1.1清塘、加水按SC/T1008-1994规定执行。3.2.1.2种植水草DB37/T623—20062在池中种植凤眼莲(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供鱼栖息,水生植物面积为池塘水面积的15%~25%。3.2.2鱼种质量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表色泽鲜艳,鳞片完整,游动敏捷,无病无伤无畸形,体长15cm~20cm。3.2.3放养方法鱼种放养可在3月~4月进行,有条件的池塘最好在上年11月份放养。鱼种下塘前用3%~5%食盐水溶液浸泡5min~10min消毒,以杀灭各种病原体。鱼种放养密度应根据养成规格和产量确定,一般每667m2,放养1200尾~1500尾为宜。3.3饲养管理3.3.1饲料要求3.3.1.1饲料种类提倡使用配合饲料,尽量减少鲜杂鱼等的使用。3.3.1.2饲料质量动物性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