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7.080.01B31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806—2012蓝莓组培育苗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invitropropagationofblueberry文稿版次选择2012–12–26发布2013–01–26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1806—2012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芜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徽王食品有限公司、合肥师范学院、芜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南陵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子迎、樊基胜、付欢欢、陶龙、邓敏芬、蒋光月、邓敏芬、徐月异、王利红。DB34/T1806—20121蓝莓组培育苗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蓝莓组培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外植体的获得和处理、初代培养、继代培养、试管苗移植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蓝莓组培种苗的繁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组培苗youngplantbyinvitropropagation利用芽作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的苗木。3.2试管苗plantletincuvette外植体在试管中培育长成的不定枝及幼叶。3.3组培穴盘苗invitroyoungplantcultivatedontray移栽在穴盘中培育的蓝莓组培生根苗。4外植体的获得和处理4.1外植体的获得选择无病虫危害、无病毒侵染的生长健壮的当年生枝条。4.2外植体的消毒DB34/T1806—20122将采取的外植体嫩枝,用洗衣粉冲洗,经自来水冲洗干净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外植体嫩芽先放入75%的乙醇溶液中浸泡30s后,用无菌水洗净,再放入0.1%HgCl2或5%次氯酸钠溶液中10min~20min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8次。4.3外植体的切段在超净工作台上,用已灭菌的手术刀、镊子将嫩枝均匀切分成大小约0.5cm~0.8cm的小段,每段含一到两个芽,接种于事先准备好的诱导培养基中,每瓶10~15株。基部切口应插入培养基内。5初代培养5.1初代培养基基本培养基为WPM培养基。植物激素为玉米素(ZT),使用浓度范围为(0.1~10)mg/L。5.2培养条件培养温度为25℃±2℃。前期暗培养,待有芽萌发后光照强度1000lx~3000lx培养,光照时间12h/d~16h/d。待组培苗生长至大于5cm后,将小苗切断再进行继代培养。6继代培养6.1继代培养基基本培养基为WPN培养基。植物激素有NAA(萘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