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318.2-2003皖麦38号栽培技术规程2003-01-24发布2003-01-24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食品伙伴网http://www.foodmate.net/DB34/T318.2-2003皖麦38号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皖麦38号栽培技术规程依据该品种特性及多年栽培试验结果,结合大面积生产的实践经验,总结编写出送审稿,于2002年9月9日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召开的皖麦38号标准专家论证会上,征求专家意见后,认真修改而成。引用文献1995年—2001年皖麦38栽培试验总结材料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食品伙伴网http://www.foodmate.net/DB34/T318.2-2003前言为适应农业生产标准化的需要,促进和规范皖麦38号的标准化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的稳定性,更好指导皖麦38号商品粮生产,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涡阳县农科所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伟民张士胜食品伙伴网http://www.foodmate.net/DB34/T318.2-2003皖麦38号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皖麦38号栽培中的主要农艺措施。本标准适用于皖麦38号高产、优质强筋商品麦的生产。2、要求2.1生育特性皖麦38号为弱冬性中熟强筋小麦品种,全生育期230d左右,播种期:10月上、中旬;分蘖期:10月25日~11月10日;拔节期:3月中旬;抽穗期:4月20日左右;成熟期:6月1日~2日。2.2栽培目标产量指标:每公顷产量6000kg~7500kg。品质指标:达到GB/T17892-1999强筋小麦标准。2.3适宜范围适宜皖、苏沿淮、淮北及豫东地区作早中茬种植。适宜在砂礓黑土、淤土、两合土等保肥供肥性好的土壤上种植。2.4适播期10月上、中旬为适播期。2.5播种量10月上旬播种,每公顷下种量为75kg~90kg(基本苗为每公顷150万~180万);10月中旬播种,每公顷下种量90kg~120kg(基本苗每公顷180万~240万);稻茬田应适当增加播种量。2.6施肥2.6.1基肥在纯地力每公顷小麦产量2250kg以上的地力基础上,每公顷施土杂肥15000kg~30000kg(土杂肥要经高温堆肥);每公顷施纯N150~165kg,P2O5135kg~165kg,K2O75kg~112.5kg。微肥的种类与施量按侧土施肥原则而定。N肥的基追比以7:3为宜。2.6.2追肥在3月中、下旬至4月初,遇雨每公顷追施纯N60kg~75kg。如遇干旱应结合浇水追肥。2.6.3根外追肥食品伙伴网http://www.foodmate.net/DB34/T318.2-20035月上旬,每公顷用云鹏活性肥或磷酸二氢钾3.75kg,尿素7.5kg,兑水750kg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