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40B66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268—2010油茶营造林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SilvicultureofCamelliaOleifera文稿版次选择2010-11-08发布2010-12-08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1268—2010I前言本标准由安徽省林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造林经营总站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斌、郑亮、徐建敏、赵学诗、祖冰梅。DB34/T1268—20101油茶营造林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我省油茶的生产的适宜范围、良种壮苗要求、造林栽培技术及其管理、现有油茶林分类经营和改造更新、茶果的采收和处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我省以生产茶油为目的经济栽培的普通油茶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001-1999育苗技术规程GB/T7906-1987油茶丰产林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LY/T1557-2000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油茶普通油茶(CamelliaOleifera)。3.2油茶良种通过国家或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适宜我省栽培区域内栽培的优良油茶品种。3.3苗木假植假植是将苗木的根系用湿润的土壤进行暂时的埋置。3.4油茶适宜生产区以油料生产为经营目标的油茶适生区域。3.5油茶分布区域DB34/T1268—20102油茶能够生长发育的栽培分布区域。3.6整形与修剪油茶在幼林前期,通过整形修剪使树的枝干形成合理树形和骨架,为丰产稳产奠定基础。修剪是在整形的基础上通过修剪枝条,调节生产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维持树体骨架的平衡。整形与修剪是相互联系的,整形是通过修剪来进行的。3.7幼林油茶造林后到植株普遍开花结果这段时间为幼林。4油茶栽培区域4.1区域范围我省是江北是油茶栽培区的北部边缘,油茶适宜生产区域不同油茶分布区域,油茶适宜生产区域为以金寨、金安、裕安、舒城、庐江、含山、芜湖、宣州、郎溪、广德一线以南为区域;此线以北的来安、凤阳、肥东、肥西及霍邱的南部等虽有引种栽培,除小地形、小气候条件较为适宜的少数地方外,许多地方在冬季易受冻害,影响结实,产量较低,是我省油茶栽培的边缘区,不适宜油茶大面积生产。油茶生产上,适宜区内油茶可大面积发展,在边缘区油茶可小规模发展(利用小地形或小气候可以发展),我省滁定远,凤阳以北为油茶不适宜区,不能发展油茶。见附录A(图)。4.2海拔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