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B16备案号: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DB33DB33DB33DB33/T724—2008福寿螺防治技术规范EconomicthresholdofPomaceacanaliculataLamarck2008-12-30发布2009-02-01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724—2008I前言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温岭市植保站、宁波市植保站、苍南县植保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华弟、俞晓平、叶建人、林云彪、吴降星。DB33/T724—20081福寿螺防治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福寿螺的防治指标、防控策略和综合防治措施。本标准适用于水稻、茭白田福寿螺的防治。2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2.1经济允许损失水平指人们可以允许的作物产量、质量受害而引起经济损失水平。一般以防治后的期望效益与防治费用相等时的经济损失或损失率作为经济损失水平。从产出必须大于投入的经济学原则及生态效益,以高于防治费用的一倍作为期望效益,允许产量损失水平为3.0%以下。2.2经济损害允许密度指与经济允许损失水平相对应的福寿螺密度或农作物危害率。2.3防治指标防治指标,又称经济阈值、防治阈值,指为防治适期的福寿螺密度或农作物危害率,已达到必需杀灭的标准。2.4危害率系调查的农作物危害丛、株数占总调查丛、株数的百分率。3防治指标3.1防治指标在确定经济允许损失水平的基础上,根据水稻秧田和本田初期、茭白苗期福寿螺密度与作物危害率和产量损失率关系等试验结果,综合制订福寿螺防治指标为:水稻秧田期和本田插种后5天~7天为防治适期,平均每平方米福寿螺密度2只~3只;茭白苗期,平均每平方米福寿螺密度3只~5只。3.2防治指标的取样方法按水稻、茭白移栽早迟,确定类型田,每类型田查3块田,每块田抽查20个点,每点1平方米,棋盘式取样,计算每平方米福寿螺密度。4防控策略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的控制,应加强风险评估,加强监测预警和预报,强化植物检疫防疫措施,防止福寿螺向未发生区传播扩散。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人工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综合控制福寿螺发生危害,将福寿螺危害控制在经济损害允许密度以下,保护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5综合防治措施DB33/T724—200825.1植物检疫强化植物检疫措施,对可能携带福寿螺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防止通过引种或人为携带,导致福寿螺扩散和远距离传播,防止福寿螺向未发区扩散蔓延。5.2农业防治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