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278-20021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278—2002无公害优质香椿第1部分育苗与栽培技术规范2002—12—31发布2002—12—31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278-20022前言为了规范香椿播种和育苗,确保香椿生产的质量和食用安全。促进当地名优特农产品的发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参照GB18406.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和当地农民种植香椿先进的经验和相关的科技成果制定:《无公害优质香椿》共分8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均为独立标准。本标准是《无公害优质香椿》的第一部分,其它部分为:第2部分:分类与分级。第3部分:病虫害防治第4部分:大棚栽培技术规范。第5部分:保鲜与腌制技术规范。第6部分:太和贡椿。第7部分:太和贡椿生产的环境条件。第8部分:加工厂卫生规范。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太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太和县农技推广中心、利辛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玉振、王效然、陈立国、王洪德、肖玉洁、付军峰、徐海涛。本标准自2002年12月31日首次发布实施。DB34/T278-20023香椿育苗与栽培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繁殖香椿时种子采集、苗圃准备、种子处理、播种、苗圃管理、根蘖育苗、枝插育苗栽培与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黑油椿、红油椿、青油椿等香椿的种植。1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8407.1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2香椿育苗与栽培的环境要求香椿播种和育苗的生态环境、灌溉用水、空气环境、土壤环境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18047.1规定的要求,相关指标的检验方法按GB/T18047.1规定的方法试验。4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4.1优质香椿:指黑油椿、椿芽粗壮、鲜嫩有浓郁香气,食之无苦、涩味,无纤维,清脆可口。4.2矮化:采用不同措施,控制树势、抑制顶芽、促进侧芽生长。4.3摘心:苗高40—50cm时摘去顶心。4.4平茬:对两年或两年以上的苗木,在离地5—8cm外截断。5要求5.1采种与育苗5.1.1采种以10---30年生的健壮树作母株,10月下旬果实由绿变黄褐色,果内种子已成熟时,应及时剪下果实。种子上的膜翅不能摘去。5.1.2苗圃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