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备案号: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DB21/T1713—2009特种野猪养殖技术规程2009-01-15发布2009-02-01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1/T1713—2009前言本标准于2008年11月首次发布;本标准由本溪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溪辽东野旺特种养殖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斌。IDB21/T1713—2009特种野猪养殖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特种野猪的定义、特征特性及特种野猪养殖的猪场建设、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本标准适用于辽宁地区的特种野猪养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16548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67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GB/T16569畜禽产品消毒规范GB/T17823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兽医防疫工作规程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471绿色食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T472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NY/T5033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特种野猪经人工驯化的野猪与优良品种猪进行杂交选育出的,含野猪血统90%以上,形似野猪,故称为特种野猪。4特性特征4.1体型外貌4.1.1毛色初生时身上有纵向深棕褐色较宽的带状条纹,其余被毛为黄褐色或浅灰黄色,随着日龄增长,纵向条纹逐渐消失,被毛变为黑黄褐色或棕灰褐色。4.1.2体型特种野猪头大,呈圆锥形,耳小,向前上方直立。体躯狭窄,前躯较发达,后躯较小,背腰短,腹线平直。髻甲高于臀部,背部向后倾斜,皮粗厚,身体各部衔接良好,结构紧凑,肌肉发达,体格健壮。4.1.3四肢1DB21/T1713—2009四肢管骨细长,坚实,卧系,蹄壳坚硬,呈黑色或灰黑色。4.1.4体重成年公猪180kg-230kg,母猪130kg-155kg。4.2习性4.2.1食性食性杂,对青、粗及块根饲料的利用能力强。采食行为为白天采食量少,午后夜间采食量大。4.2.2适应性能适应我国各地气候环境,既适应圈养,也适应放养,放养的适应性好于圈养。对潮湿环境的适应性和耐受力差。4.2.3合群性合群性好,喜群居和群体觅食。4.2.4防御性防御反射强烈,胆小、机敏、易受惊,越障能力强。4.2.5生活有序性生活有序性突出,条件反射较为巩固。4.2.6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