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青海省地方标准DB63DB63DB63DB63/T716—2008微贮技术操作规程2008-06-17发布2008-07-实施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63/T716—2008I前言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农牧机械推广站、平安县农机管理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建青、魏学庆、田文庆、张学林、杨庆明、王育海、靳玮、星玲、王发德、李惠菊、文怀存。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本标准自2008年07月20日实施。DB63/T716—20081微贮技术操作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微贮技术操作规程和要求。本规程适用于微贮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技术操作。2术语2.1发酵利用自然界包括饲料原料、空气、水中存在的有益微生物,或人工接种的微生物,给以适宜的营养、温度、湿度等条件,使之在饲料原料中生长繁殖的过程。2.2微贮利用微生物,对饲草饲料进行发酵贮存的现代生物技术。2.3EM菌EM是有效微生物(effectivemicroorganisms)的英文缩写。是由光合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等10个属80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微生物制剂,不含任何化学有害物质。3技术要求3.1微贮地点选择3.1.1应选择地势高、向阳、排水良好、周围无污染的地方。3.1.2要求取用方便、易于管理。3.2微贮设施主要设施有微贮窑(池)、微贮袋等。要求坚固耐用、不透气、不漏水,规范合理,经济适用。3.3微贮原料选用选择新鲜秸秆,不得混入霉烂变质的秸秆和泥土等杂物。常用的有玉米秸(最好带穗)、优质禾本科牧草,不得选用淀粉及可溶性糖较低的秸秆(如麦秸等)。3.4适时收割禾本科牧草适宜收割期为抽穗期(出苗或返青后50天~60天),豆科牧草开花初期收割,专用青贮玉米在蜡熟末期收割。3.5水分调节将水分过多的原料在微贮前进行晾晒,或将不同含水量的原料进行混合,使原料的含水量在60%~70%。4微贮工艺4.1秸秆微贮工艺4.1.1原料预处理秸秆等干粗饲料在发酵前进行粉碎处理,粉碎细度为1mm,铡草长度为2cm~4cm。4.1.2菌液配制4.1.2.1配制浓度低于1%的白糖水溶液,按每微贮1000㎏秸秆配制200mL白糖水溶液作准备。4.1.2.2将处理1000㎏秸秆的菌种按产品使用量要求倒入200mL白糖水溶液中,充分溶解后,在常温下放置1h~2h,再加入到0.7%~1%的食盐水溶液中搅匀。DB63/T716—200824.1.3窖贮4.1.3.1窖底先铺一层厚约20cm的干秸秆或干草,然后将处理好的作物秸秆装入窖内,每层装入秸秆30cm后,将玉米面撒在该层的秸秆上,再用喷雾器将配制好的菌液喷洒在秸秆上。玉米面按干秸秆质量的0.5%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