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40.10B92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127—2010发酵床养猪技术规程文稿版次选择2010-04-12发布2010-05-12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1127—2010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蚌埠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蚌埠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玉刚、许百年、谢俊龙、聂海生、张怀平、张银根。DB34/T1127—20101发酵床养猪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发酵床养猪的场址选择、场区规划、猪舍建设、土著菌采集培育、垫料配制、发酵床管理、饲养管理、防疫、消毒与档案记录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育肥猪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6548-1996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规程GB16549-1996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T17824.1-2008规模猪场建设标准GB/T17824.2-2008规模猪场生产技术规程GB/T17824.3-2008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J39-1990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525-2002有机肥料标准NY/T883-2004微生物菌剂标准NY884-2004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规程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NY5032-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DB34/T777-2008安徽省种猪场建设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发酵床养猪技术通过采集土壤中的有益土著微生物菌落,对其进行选择、培养、检验、扩繁,形成土著微生物原种,再按一定比例锯末、秸秆、稻壳、米糠、树叶等农副产品废弃物以及一定量的泥土、天然盐等进行混合,作为猪圈的垫料。猪在垫料上生活排放的粪尿,由垫料里的有益微生物迅速降解,实现减排放的新型养猪技术。DB34/T1127—201023.2益生土著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当地土壤中,能降解自然中的碳、氮,又不对畜禽产生致病的菌群集合,如麹菌、纳豆菌、酵母菌、乳酸菌等菌群集合。3.3生物有机肥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废弃物(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腐熟等无害化处理的有机物复合而成,具微生物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4场址选择猪场选址、场区规划与布局、配套设施、防疫与环境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