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01CCSB05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2336—2021黑斑蛙养殖技术规程CulturetechniqueregulationsofPelophylaxnigromaculata2021-05-06发布2021-06-06实施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3/T2336—2021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局提出。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长兴创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荣泉、吴传意、郑善坚。DB33/T2336—20211黑斑蛙养殖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黑斑蛙(Pelophylaxnigromaculata)养殖场要求、饲料、人工繁殖、蝌蚪培育、幼蛙和成蛙养殖、越冬管理、疾病防控、捕捞和运输销售等。本标准适用于黑斑蛙养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规范性文件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的对应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SC/T9101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3养殖场要求3.1养殖许可黑斑蛙养殖需经主管部门许可。3.2环境条件养殖场地环境要求符合GB18407.4的规定,距离居民区500m以上,水源充足,水质好,pH为7~8;排灌方便;常年水温不高于30℃,没有污染源。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3.3养殖设施3.3.1基本要求养殖蛙池应符合黑斑蛙不同阶段的生活习性,应有水面、陆地、栖息、遮阴、防逃和防鸟等设施及相应辅助用房。养殖场面积一般在3000m2以上为宜。3.3.2养殖蛙池养殖蛙池的结构可分为直沟型和回字型两种。单个蛙池面积在200m2左右,具体可根据地形调整。蛙池取土深度一般不超过0.5m,进排水管采用直径110mm~160mm的PVC塑料管,排水管控制蓄水水位。直沟型蛙池池宽5m,中间一条直沟,沟宽1.0m~1.5m,沟深0.3m~0.5m,两侧陆地为栖DB33/T2336—20212息投饲区。回字型蛙池池宽8m,四周陆地栖息投饲区宽1.8m,沟宽0.8m~1.0m,沟深0.3m~0.5m。中间蛙池栖息区宽2m~3m。养殖蛙池的陆地栖息区与水沟缓冲带种植水稻等植物,具有净化水质和遮荫、隐蔽栖息的作用。未种植水稻等植物的蛙池栖息区夏季应搭设遮阴网。3.3.3孵化池孵化池分为土池和水泥池,水深0.4m,以长方形为宜,面积视养殖规模而定。3.3.4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