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65.020.20B05镇江市农业技术规程DB3211DB3211/Z008—2006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Regulationofproducingforhoneysuckle2006-12-28发布2007-01-18实施江苏省镇江质量技术监督局镇江市农林局发布DB3211/Z008—2006I前言为了规范无公害金银花的栽培,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规定编写。本标准由镇江市扬中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扬中市技术监督情报所、扬中市丰宝金银花保健茶场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威、赵四保。本标准于2006年12月28日首次发布。DB3211/Z008—2006II引言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自古来就被列为名贵药材。金银花浑身都是宝,其根、藤、叶、花都可以入药,《神农本草经》载有“茎、叶、花功能效用皆同”。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红肿热痛、热毒泻痢、便脓血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分析出,金银花含有较多的环六醇、木犀草黄素等,这些物质,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用途十分广泛,被列为国家管理的二类名贵药材。金银花还含有木须糖、蛋白质、维生素、胡罗卜素、氯原酸、异绿原酸、多类化合物和多种微量元素,其中有一些化合物具有明显的美容、抗衰老作用,因此,许多的化妆品生产企业、药厂都用金银花生产美容护肤、保健食品和药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金银花适应力和生命力强,生产方式比较粗放,适合于丘陵、土坡、港道、河叉旁的栽植。扬中市丰宝金银花保健茶场从2003年引进种植,目前种植面积130多亩,亩产达40公斤左右,亩效益6000元左右,收摘的成品花一是供应药材市场,二是加工制成茶,通过深加工大大提高了附加值,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在镇江区域内得到推广,特制定地方标准。DB3211/Z008—20061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银花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选地整地、育苗与移栽、田间管理和采收。本标准适用于镇江市行政区域内金银花的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8407.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