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708—2007苎麻生产技术规程2007-05-31发布2007-05-31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708—2007I前言本标准由旌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旌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旌德县质监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志庆、王立军、顾荣祥、何国发、方卫平。DB34/T708—20071苎麻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苎麻生产的技术规程,包括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的基本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皖南山区优质苎麻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7699-1999苎麻DB34/T707-2007苎麻园地建设3术语和定义GB/T7699-1999和DB34/T707-2007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新麻种植4.1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品种,三季麻纤维支数平均在1900支以上,要求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4.2繁殖方式新麻园可采取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但优质苎麻多宜选用无性繁殖。4.3整地与施肥4.3.1整地参照GB/T7699—1999和DB34/T005—2006中的5.2条款4.3.2施肥参照GB/T7699—1999和DB34/T005—2006中的5.3条款4.4繁殖时期繁殖时间没有严格的限制,一般依繁殖方法而定,通常在秋末冬初或春天较佳。4.4.1分蔸繁殖宜在秋末冬初或早春为佳。4.4.2分株繁殖在头麻收后或二麻收后结合拔除脚麻进行,以头麻收后为佳。4.4.3细切根育苗繁殖把麻蔸上的跑马根切成1克左右的小段,龙头根、扁担根切成5克左右的小段,每段保留2—5个芽,采用育苗移栽方法;一般3—4月育苗,5月移栽。4.4.4种子育苗繁殖3—4月育苗,8-12片真叶时移栽。4.5栽植密度根据品种类型和土壤肥力来决定,一般深根型品种每667m2栽2500蔸左右为宜;浅根型品种发蔸快,以每亩2000蔸左右。育苗移栽、分株繁殖的每蔸栽3-4苗。DB34/T708—200724.6栽植方法可采取正方形、长方形、栽植最好采取宽行密株方式,栽植时冬夏栽麻宜深,春秋宜浅。5新麻园管理5.1查蔸补缺时间为:分蔸繁殖在出苗2/3,苗高20-30cm进行,育苗移栽的在栽植后10天,成活后进行。参照种植方法补缺。5.2中耕除草新麻园破杆前要中耕除草2-3次,第一次在苗高20cm时进行,中耕深度10-15cm,蔸边浅耕;以后麻蔸增大进行二次中耕。5.3追肥提苗分蔸繁殖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