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2-06-2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国家治理绩效比较视角下的国家认同建构路径”(21AZZ006);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吉林省十三五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实践及优化策略研究”(JJKH20200693SK)。[作者简介]曾水英,政治学博士,长春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殷冬水,政治学博士,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社会公正与政府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共同体构建何以可能?曾水英1,殷冬水2(1.长春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12;2.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长春130012)[摘要]在异质的、流动的、人口众多的城市社区空间之中,如何构建城市社区共同体,探索出城市社区共同体构建的可行路径,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学术议题。对于当代中国这样一个规模巨大、人口众多且高速流动、族群多样、城乡二元结构并存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城市社区共同体构建尤为重要、紧迫和艰巨。基层协商治理是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共同体构建的有效方式。基层协商治理为构建社区成员的联系提供了重要组织资源、多元的公共空间、共同关注的话题,将不同的社会成员连接在一起,将利益关联转化和升华为思想价值关联、情感观念。基层协商治理为化解居民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有效表达渠道、有效沟通平台和权威性决策机制,防止社区无序和由此导致的城市社区共同体的瓦解。基层协商治理通过建立包容性政治、平等性政治和修复性政治,保障城市社区公共资源的分配正义,以共建共治共享的方式推动城市社区内部的社会团结和共同体的构建。[关键词]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协商治理;共同体构建[中图分类号]D616;D6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478(2023)03-0034-09[DOI]10.19649/j.cnki.cn22-1009/d.2023.03.0042023年第3期总第231期CHANGBAIJOURNALNo.32023SumNo.231一、问题的提出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共同体构建逐渐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一个议题。2000年11月,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改进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城乡社区协商,促进基层民主健康发展,化解矛盾纠纷,形成共识,汇聚力量。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指出,要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