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探索研究TANSUOYANJIU课程思政在高职《建筑工程计价基础》中的要素挖掘与实践研究沈永嵘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省杭州市311231)摘要:高职院校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的结合已然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途径。本文从课程思政的目的意义入手,通过分析目前高职《建筑工程计价基础》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对教学中如何挖掘各类课程政治思想资源,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关键词:课程思政建筑工程计价基础课堂教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教师在讲授各类专业课的过程中怎样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政治思想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1“课程思政”的目的与意义所谓“课程思政”,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贯穿于高校的所有课程之中,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的有机融合。“课程思政”通过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而是一种教育理念,它是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是对课程德育的政治提升。“课程思政”不仅可以更新变革教育形式,通过教育的手段,帮助高校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可以提升专业课的教学效果。1.1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吸引力“课程思政”虽然强调把思想价值引领放在首位,但并不是把专业课“思政化”,也不是降低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更不能替代专业知识的学习。“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开发专业课中的“育德”内涵,打破原有学科的思维束缚,仔细梳理、挖掘蕴含于各专业课程的显性及隐性的“思政元素”,将其列入教学计划的重要条目和课堂讲授的重要内容,从而可以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入。同时,“课程思政”的实施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通过专题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微课视频等教学方法,融入人文和情感因素,让知识的传授更有感情,这些改革和变化都有助于增强专业课教学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