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福建漳州长泰:监督撤销冒名顶替婚姻登记因未达法定结婚年龄,一女子阿丽(化名)冒用姐姐的信息与陈某办理婚姻登记,然而,一时的冒用却给她带来诸多不便……近日,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检察院依法监督民政部门撤销了一起冒名顶替婚姻登记案。目前,阿丽与陈某重新办理了婚姻登记,并顺利办理了户口迁移手续。据悉,多年来,陈某因婚姻登记配偶一方是阿丽姐姐的名字,导致阿丽的户口迁移、社保等诸多问题。其间,他先后多次向长泰区、镇等相关部门反映,均无法得到实质性解决,无奈之下,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接收相关材料后,案件承办人先后向原婚姻登记的乡镇政府、辖区派出所调取当事人户籍信息、婚姻登记材料,走访涉案的多个村委会,并向当事人亲属进一步核实阿丽等人的实际婚姻状况,确认了1993年阿丽冒用其姐姐的身份信息进行虚假婚姻登记的事实,阿丽的婚姻登记属于错误登记的情形。随后,长泰区检察院举行公开听证会。经公开听证,听证员一致建议婚姻登记主管部门纠正错误婚姻登记。公开听证会后,长泰区检察院依法向民政局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及时纠正阿丽用他人信息的虚假婚姻登记。今年4月,长泰区民政局采纳了检察建议,依法撤销了陈某与阿丽姐姐的虚假婚姻登记,并重新为陈某和阿丽办理了婚姻登记。(文/黄从余戴合发)贵州开阳:联合九部门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工作衔接机制近日,贵州省开阳县检察院联合该县教育局等9个部门会签了《关于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工作衔接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此举是该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运用救助制度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全力防范化解因案返贫致贫风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具体体现。《办法》明确了检察院、教育局、民政局等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通过建立线索移送、协同救助、联合回访等衔接机制,共同搭建救助帮扶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工作联动、效果互促,最大限度地发挥检察机关与社会救助部门的职能作用和协作优势,从单纯的“输血式”救助走向“造血式”救助,主动将司法救助有效融入社会救助格局,推动救助工作精细化、救助对象精准化、救助效果最优化。《办法》指出,将生活困难的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众作为重点救助对象,予以优先救助。检察机关对实施司法救助后仍然面临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向社会救助部门提出社会救助建议,综合采取经济救助、法律援助、精神抚慰等多种救助方式,提升救助效果,以多元化救助共同筑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