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166期)2023(4)JournalofHuazh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粮食安全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建设的逻辑思路李晓云,青平(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构建自主的粮食安全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应有之义,是让世界读懂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对话工具。新时期粮食安全新思想与实践路径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知识体系,进行理论创新,形成粮食安全话语体系,提供了指引和广阔的现实背景。同时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也迫切需要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知识体系,并用创新发展的理论指导实践。文章在凝练粮食安全理论创新,夯实粮食安全知识体系,构建具有文化价值、理论与实践逻辑自洽的话语体系方面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粮食安全;大食物观;知识体系;话语体系;中国特色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456(2023)04‐0007‐04DOI编码:10.13300/j.cnki.hnwkxb.2023.04.002党的二十大提出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突出中国特色上下功夫,要立足中国实践,提升原创能力和水平,推动重大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创新[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粮食安全实践为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构建提供了广阔背景,中国农业与粮食安全之路也需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进行理论创新,用发展的粮食安全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一、新时期粮食安全新形势、新要求中国在2003年之后陆续取消了农业税,结束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历史,逐步由农业支持工业发展,转向了工业反哺农业的过程,对农业的支持逐年增加[2]。党的二十大提出“农业强国”目标,世界上真正强大的国家,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3],美国是世界农业最强国,中国是世界农业最大国,要建成现代化强国,农业必须强。而保障粮食与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盘,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1.新时期粮食安全新形势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需求发生转型升级,更加多元,消费种类更加丰富,消费需求呈现出营养化、便捷化、个性化、高端化等多种特点,其中肉蛋奶等的肉类、水产品、乳制品类的需求增加使饲料粮仍然在相当长时间内表现为刚性增长。与此同时,我国水土资源匮乏且空间分布不均,农业生产效率不高,从农业用水满足程度看属于中重度缺水国家。而多年来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