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DB34备案号: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27.5—2004代替DB34/T127.5-1998黄牛生产技术规程能繁母牛饲养管理技术2004-07-20发布2004-07-20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127.5—2004I前言本标准代替DB34/T127.5-1998。本标准与DB34/T127.5-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本标准名称为“黄牛生产技术规程能繁母牛饲养管理技术”;---适用范围删除了“皖北地区”。---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作了调整。本标准是DB34/T127《黄牛生产技术规程》的第五部分。本标准自2004年7月20日起实施。本标准由蒙城县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蒙城县技术监督局蒙城县畜牧兽医管理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胜王同英朱明照张国宴郑太华陈新朱宏仁DB34/T127.5—20041黄牛生产技术规程能繁母牛饲养管理技术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能繁母牛饲养与管理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养牛户或养牛场饲养的能繁母牛(简称母牛)。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461—2000食用盐GB8257—87饲料级轻质碳酸钙GB/T8936—88饲料用骨粉NY/T114-1989饲料用玉米NY/T119-1989饲料用小麦麸NY/T129-1989饲料用棉籽饼NY/T131-1989饲料用大豆粕DB34/T127.1-2004黄牛生产技术规程秸秆氨化及饲用方法GB34/T127.2-2004黄牛生产技术规程秸秆青贮及饲用方法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能繁母牛是指十六月龄左右,体重在350kg~450kg性成熟、淘汰前的母牛。3.2Ⅰ号料是指成分为:48%玉米、23%豆粕、26%麸皮、0.5%碳酸钙、1.7%骨粉、0.8食盐的混合型牛用饲料。其中:玉米符合NY/T114的规定、豆粕符合NY/T131的规定、小麦麸符合NY/T119的规定、碳酸钙符合GB8357的规定、骨粉符合GB/T8936的规定、食盐符合GB5461的规定。3.3Ⅱ号料是指成分为:45%玉米、27%豆粕、24%麸皮、1%碳酸钙、2%骨粉、1%食盐的混合型牛用饲料。DB34/T127.5—20042注:营养成份与Ⅰ号料和Ⅱ号料相同的其它饲料可以代替3.4稀温汤是指供产后母牛饮用的流汁,其成分为:麸皮1.5kg~2.5kg、食盐100g及红糖少许加15kg~20kg清水熬成的稀粥,温度在35℃~40℃。4饲养与管理4.1妊娠前期的饲养及管理4.1.1发情前期4.1.1.1饲养:每日可定量供给干草或氨化草8kg~10kg,青贮饲料4kg~6kg。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