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2-10-25[基金项目]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时代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创新路径研究”(L21BDJ001)。[作者简介]蔡小慎,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姜怀智,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张媛,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责任观的思想内涵及新时代价值意蕴蔡小慎1,姜怀智2,张媛2(1.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辽宁大连116024;2.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024)[摘要]责任作为法治与道德对社会成员的双重要求,是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当人们内在的个体责任与社会责任认知发生了一定改变,就会使实践行为出现偏差,为社会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此时,亟需科学的责任思想作为责任认知与实践的基准,指导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规范具体行为。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不同学术流派责任思想的批判与继承,结合对人类社会的剖析与研究,提出了诸多关于责任的科学思想与严谨论述,经过不断的理论验证与实践发展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责任观。在新时代系统研究、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的责任思想,梳理马克思主义责任观的理论体系,对于强化我国社会整体责任意识与义利观认知、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责任思想;文本计量;文献研究;新时代责任价值取向[中图分类号]D089;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478(2023)03-0043-09[DOI]10.19649/j.cnki.cn22-1009/d.2023.03.0052023年第3期总第231期CHANGBAIJOURNALNo.32023SumNo.231一、引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确立了要继续“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来面对国内发展需要与复杂严峻的国际外部环境[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提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2]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征程中,责任担当既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要求。然而,随着信息的开放流动,多元文化思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生活方式,个体间责任意识与责任观念形成了巨大差异,产生了行为偏差的负功能,影响了部分社会成员的责任认知与履责实践。因此,亟需科学的责任观念作为道德责任准绳,结合法治责任约束,教育引导社会成员确立正确责任意识、觉醒使命担当、提高实践能力,为中国社会建立健全责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