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3.100.01A10团体标准T/YZPX016—2020扬州早茶经营规范Yangzhoumorningteamanagementstandard2020-03-27发布2020-03-27实施扬州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发布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YZPX016—2020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制。本标准由扬州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扬州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扬州市富春饮服集团有限公司、扬州锦春大酒店有限公司、扬州花园茶楼、冶春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扬州生活科技学校、趣园茶社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施志棠、周建强、邱杨毅、聂阳、徐惠荣、刘才兵、赵均。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YZPX016—2020II引言扬州早茶特指扬州的早餐餐饮文化,主要由茶水和点心组成。唐代陆羽《茶经》引用《广陵耆老传》记载,远在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广陵(扬州)市面上已有卖茶水的老妪,买茶喝的人也多。扬州饮茶之风兴于唐代,聚会品茗为扬州茶宴的最初形式。清人记载:“扬州人好品茶,清晨即赴茶店,枵腹而往,日将午始归就午餐。”民间有“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的生活习惯。“皮包水”就是指吃早茶。清乾嘉年间,李斗著《扬州画舫录》,记载了20多所茶楼茶坊。《画舫录》还载:“吾乡茶肆,甲于天下。多有以此为业者。”请吃早茶,清代谓之“过蚤”。林苏门《邗江三百吟》:“交情须会,有不必饮宴者。天明而起,亲至其家,邀往好面馆、好茶肆一餐,名曰‘过蚤’,约人议事亦然。”“早茶”已成为扬州早饭的代称。清代中晚期,扬州茶肆中已流行烫干丝、煮干丝和肴肉。清人记载:“盖扬州啜茶,例有干丝以佐饮,亦可以充饥。”惺庵居士在《望江南》词中写道:“扬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干丝堆细缕,熟铜烟袋卧长苗,烧酒水晶肴。”民国23年,朱自清《说扬州》:“扬州最著名的是茶馆。早上去下午去,都是满满的。吃的花样最多。……扬州的小笼点心,肉馅儿的,蟹肉馅儿的,笋肉馅儿的且不用说,最可口的是菜包子、菜烧卖,还有干菜包子。”为了进一步提升扬州早茶品牌,传承美食文化,规范扬州早茶制作、服务,引导餐饮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特制定本标准。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YZPX016—20201扬州早茶经营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扬州早茶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服务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扬州市行政区域内扬州早茶经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