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491—2013暗褐网柄牛肝菌菌种2013-08-01发布2013-10-01实施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CS67.080.20B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38302-2013DB53/T491—2013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云南省农垦总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春霞、何明霞、刘静、王文兵、伍英、高锋、纪开萍、曹旸、王云。DB53/T491—20131暗褐网柄牛肝菌菌种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portentosus(Berk.&Broome)Boedijn)菌种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暗褐网柄牛肝菌菌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4789.28—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GB96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GB19172—2003平菇菌种NY/T528—2010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GB/T12728、GB19172及NY/T5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12728、GB19172及NY/T528的某些术语和定义。3.1母种经各种方法选育得到的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也称一级种、试管种。[NY/T528—2010,定义3.4]3.2原种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也称二级种。[NY/T528—2010,定义3.5]3.3栽培种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不可再次扩大繁殖菌种。也称三级种。[NY/T528—2010,定义3.6]3.4菌核DB53/T491—20132由营养菌丝集结成的坚硬的能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如茯苓、猪苓等菌丝体在地下所形成的块状物。[GB/T12728—2006,定义2.2.32]3.5颉颃现象具有不同遗传基因的菌落间产生不生长区带或形成不同形式线行边缘的现象。[GB19172—2003,定义3.4]3.6角变因菌丝体局部变异或感染病毒而导致菌丝变细、生长缓慢、菌丝体表面特征成角状异常的现象。[GB19172—2003,定义3.5]3.7高温抑制线食用菌菌种在生产过程中受高温的不良影响,培养物出现的圈状发黄、发暗或菌丝变稀弱的现象。[GB19172—2003,定义3.6]3.8生物学效率单位质量培养料的风干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