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99B39DB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45/T1760—2018草菇菌种保藏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eservingVolvariellavolvaceaculture2018-05-10发布2018-06-10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5/T1760—2018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圣进、韦仕岩、王灿琴、陈雪凤、吴小建、陈丽新、陈振妮、黄卓忠。DB45/T1760—20181草菇菌种保藏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草菇(Volvariellavolvacea)菌种保藏的术语和定义、原则、要求和保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草菇菌种中母种的保存。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728食用菌术语GB/T23599草菇菌种3术语和定义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菌种culture可培养的具有保藏价值的菌丝纯培养物。3.2母种stockculture生长于试管斜面培养基上的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3.3菌种保藏culturepreservation将菌种用适宜方法妥善保藏,避免死亡、污染、退化,保持其原有性状稳定。3.4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草菇菌丝在生长过程中,菌丝细胞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增厚并断裂而形成的一种红褐色或棕褐色无性孢子。4原则4.1应根据菌种的使用频率选择适宜方法进行保藏。4.2应使保藏的菌种不染杂菌。DB45/T1760—201825要求5.1菌种保藏所使用的器皿应清洁、透明、无破损、无裂痕。5.2接种时应对菌株编号及培养基分别进行核对,采用适宜的培养基和无菌操作。5.3菌种培养至有厚垣孢子产生后进行保藏。5.4菌种移植培养后,应与原保藏菌株的培养特性及其登记卡(包含菌株名称、编号、所用培养基、菌种代数等信息)逐个对照,检查无误后再存放。5.5保藏期间应定期检查菌种存放设施的温度、湿度,菌株有无污染、棉塞有无霉变、培养基是否干枯,如发现异常应重新移植、培养、更换。5.6传代过程中,将保藏菌种在营养贫乏和丰富的新鲜培养基中作交替培养。5.7菌种的传代移植次数不宜超过4次。6保藏方法6.1定期移植保藏法按附录A的规定。6.2液体石蜡保藏法按附录B的规定。6.3液氮超低温保藏法按附录C的规定。DB45/T1760—20183AA附录A(规范性附录)定期移植保藏法A.1原理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