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11.220B41DB15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DB15/T207—2020代替DB15/T207-1995羊疥癣病防制技术规程Prevention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mangeinsheep2020-07-30发布2020-08-30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15/T207—2020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了DB15/T207-1995《羊疥癣病防制技术规程》,与DB15/T207-9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删除了控制标准及消灭标准(见1995版的4.1和4.2)。——修改了诊断技术、防制措施(见2和3,1995版的2和3)。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伶俐、马立峰、申捷、萨茹拉、郭宇、苏胜杰、云涛、戴晓光、贾皓、王永杰、特木尔巴根、武娅楠、赵心力。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15/T207—1995。DB15/T207—20201羊疥癣病防制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羊疥癣病的诊断技术、防制措施。本标准适用于饲养、经营、运输、屠宰、加工羊的单位和个人。2诊断技术2.1流行特点疥癣病又名螨虫病,是疥螨和痒螨寄生于羊表皮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通过病畜与健康家畜直接接触感染,其次是通过成虫或虫卵污染了的圈舍、用具等间接接触感染。常于冬季和秋末春初日光照射不足,被毛长密或厩舍潮湿,卫生不良,皮肤表面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容易发病。2.2临诊诊断2.2.1疥螨是一种穿孔疥虫,虫体寄生于表皮深层,常由动物的头、颈、肩及体侧等短毛部位开始发病,首先发生于唇、口角、鼻孔周围、眼圈、耳根、腔下、乳房及阴囊、四肢内侧等皮肤薄嫩、毛稀处,然后向四周蔓延。疥螨在皮内穿洞寄生繁殖,采食表皮细胞与淋巴液为营养。羊群发病时,可看到患羊躯体下部泥泞不洁,零散的毛丛悬在羊体上,以后被毛逐渐大批脱落,皮肤裸露,布满皮屑与硬痂,甚至全身被毛脱光。患羊主要表现为剧痒、极度不安,用嘴啃咬或用蹄踢患部,常在木桩或墙壁上摩擦患部。患部皮肤开始出现针头大至粟粒大结节,继而形成水疱和脓疱,渗出浅黄色液体,干燥后形成结痂。病羊皮肤遭到破坏、增厚、龟裂及皱褶,羊只畏寒怕冷,剧痒而不顾采食及休息,呈现贫血症状,逐渐消瘦,体质下降,严重者甚至死亡。2.2.2痒螨是一种吸吮疥虫,虫体寄生于皮肤表面毛根部,用口器刺穿皮肤,吸食淋巴液,常先发生在长毛部位,严重时也能波及全身。主要症状在毛根部,侵害被毛稠密和温湿度比较恒定的皮肤。表现为奇痒,皮肤出现丘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