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CCSB05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3483—2023大豆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theintegratedmanagementofsoybeancystnematodedisease2023-04-25发布2023-05-23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DB22/T3483—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欧师琪、史树森、张伟、闫昊、颜秀娟、于晓斌、张金花。DB22/T3483—20231大豆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大豆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控的程序,规定了基本要求、风险等级划分、防治措施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描述了记录与档案等追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综合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5—2015东北地区大豆生产技术规程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3059—2016大豆抗孢囊线虫鉴定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NY/T3059—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Ichinohe一种土传、内寄生且能引起大豆叶部黄化和植株矮化症状的线虫。[来源:NY/T3059—2016,2.1,有修改]大豆孢囊线虫病soybeancystnematodedisease由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Ichinohe)引起的大豆病害。抗病品种cystnematode-resistantcultivars具有抵御大豆孢囊线虫侵染、繁殖及发病能力特征的大豆品种。防治效果controleffect综合利用耕作栽培、抗病品种、化学药剂及生物制剂等防控措施,抵抗孢囊线虫危害的效果。用处理后孢囊数减少的相对百分率来表示。注:防治效果(%)=[(对照区孢囊数-处理区孢囊数)/对照区孢囊数]×1004综合防控流程DB22/T3483—20232大豆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控技术流程由3个阶段构成,流程图如图1所示。图1大豆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控技术流程图5基本要求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轮作、健康栽培、抗病品种、化学药剂、生物药剂相结合,分级治理”的防治原则。药剂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