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7.120.30B50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2911—2018贝类中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微滴数字PCR法DeterminationofVibrioParahemolyticusinshellfish-dropletdigitalPCRmethod2018-11-12发布2018-12-30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DB22/T2911—2018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和GB/T20001.4-2015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长春海关(原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海关(原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验检疫技术中心)、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聂丹丹、聂海英、王宁宁、杜佳剑、曲辉、彭勃、王玮琳、刘金华、罗雁非、洪晓坤。DB22/T2911—20181贝类中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微滴数字PCR法警示——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贝类中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微滴数字PCR法的试剂和材料、仪器和设备、样品、试验步骤和试验数据处理与防止污染措施。本标准适用于贝类中副溶血性弧菌检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789.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总则GB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T19495.3转基因产品检测核酸提取纯化方法WS/T230-2002临床诊断中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应用3原理微滴式数字PCR平台通过产生微小油包水体系实现反应体系的分割,根据副溶血性弧菌的旋转酶(gyrase)特异性基因序列对贝类中副溶血性弧菌进行鉴定。经PCR扩增后,根据泊松分布原理及阳性微滴的个数与比例即可得出靶分子的起始拷贝数或浓度,实现对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定性检测。4试剂和材料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符合GB/T668中二级水的要求。4.1裂解液,成分包括:2%CTAB(cetyltrithylammoniumbromide,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00mmol/LTris(tris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三羟甲基氨基甲烷),1.4mol/LNaCl,20mmol/LEDTA(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acid,乙二胺四乙酸),用HCl调至pH8.0。4.2酚/氯仿/异戊醇(25:24:1,v/v/v)。4.3氯仿。4.4异戊醇。4.5无水乙醇。4.6异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