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B34T 2659-2016 食用百合生产技术规程.pdf
下载文档

ID:2617128

大小:350.14K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8-1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DB34T 2659-2016 食用百合生产技术规程 2659 2016 食用 百合 生产技术 规程
ICS 67.080 B 3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26592016 代替 DB34/T 395-2004 食用百合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Edible Lily(Lilium lancifolium)文稿版次选择 2016-06-15 发布 2016-07-15 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4/T 2659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 DB34/T 395-2004无公害食用百合生产技术规程,与 DB34/T 395-2004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为安徽省食用百合的露地无公害生产(见第 1 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删除了 GB 8079-1987 蔬菜种子(见第 2 章);将原标准中第 4 章肥料使用原则和要求、第 5 章种子、第 6 章整地播种等纳入栽培技术,并修改相关内容(见第 4 章);将原标准中第 6 章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内容单独设置为一章,并修改相关内容(见第 5 章);增加了鳞茎分级等内容(见第 6 章)。本标准由霍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霍山鹏飞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霍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霍山县百草林石斛发展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霍山县气象局、霍山县太平畈乡农业综合服务站、霍山县漫水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省爱民食品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海洋、戚仁德、黎绍波、刘浪、储成虎、郑仁兵、何家祚、赵伟、汪涛、迟元凯、何鹏飞、李汪洋、彭慧、张慧珍、戴方敏、王滨、黄守擎、胡家诺、李爱民、汪明、何彬。本标准为第一次修订。DB34/T 26592016 1 食用百合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百合无公害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病虫防控、采收。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食用百合的露地无公害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DB34/T 204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规程 DB34/T 1700 地理标志产品 漫水河百合 DB34/T 2405 食用百合疫病测报及防控技术规程 3 产地环境条件 应选择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生态环境良好的农业生产区域。4 栽培技术 4.1 品种及种球选择 4.1.1 选用优质、抗病、高产、适应性强、商品性好的卷丹类百合品种。4.1.2 选择健壮肥大、符合本品种特征特性、鳞茎圆整、鳞片洁白、抱合紧密、大小均匀、无病虫害、单个重 25 g 以上的种球作种。4.2 地块选择 4.2.1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无病虫源的砂壤土或轻砂壤土。4.2.2 不选前茬为百合科或茄科作物的田块。4.3 整地 4.3.1 种植前 3 d5 d,清除田间杂草和前茬作物残留物,深翻 25 cm30 cm。4.3.2 按宽 1.5 m1.6 m 作畦,围沟、中沟、畦沟三沟配套,排灌方便,防止渍害。4.4 施肥 4.4.1 施肥原则 DB34/T 26592016 2 应符合 DB34/T 204 规定的要求。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有机、无机相结合,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基、追肥分期施用,其 N、P、K 总比例为 323,忌用含氯肥料。4.4.2 基肥 每 667 m2 施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 3000 kg 或商品有机肥 150 kg200 kg 加饼肥 150 kg,结合土壤耕翻全耕层施入。再加 40以上含量的三元素(NP2O5K2O 为 151015)配方肥 40 kg50 kg,采用沟施或穴施,避免肥料与种球直接接触。4.5 播种期 根据百合的品种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以 9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为宜。4.6 种球消毒 播种前,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加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 400 倍500倍液浸种 20 min30 min,晾干表面水分后播种。4.7 播种 一般每 667 m2 种植 1 万株1.2 万株,用种 250 kg300 kg,行距 25 cm30 cm,株距 15 cm18 cm。一般开沟播种。先从畦的一端开第一沟,沟深 10 cm12 cm,配方肥在播种时均匀施于沟底,或穴施于两株百合之间。按株距将百合种球从靠沟的一侧依次排入,顶端向上。排好后再按行距开下一条沟,播种后覆土,深以种球顶端入土 8 cm10 cm 为宜,以后逐行播种。种球大,土壤肥沃,适当稀植;种球小,土壤肥力差,适当密植。4.8 田间管理 4.8.1 除草 播种后 3 d 内,每 667m2 用 50乙草胺乳油 100 ml150 ml,对水 40 kg60 kg 土表均匀喷雾。出苗后至植株封行前,需中耕除草 1 次2 次,均宜浅锄,防伤根,确保田间无杂草危害。4.8.2 追肥 4 月上中旬百合苗高 15 cm 左右时进行,每 667 m2 用 40硫酸钾复合肥 25 kg30 kg,在行间开浅沟施下或穴施,施后盖土。4.8.3 摘顶心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当百合现蕾时进行。于花蕾形成初期,在晴天露水干后摘除花蕾,控制生殖生长,促进鳞茎膨大。摘顶时仅摘除花蕾,尽可能多保留功能叶。DB34/T 26592016 3 4.8.4 除珠芽 一般在摘顶心后 10 d 左右,百合植株叶腋里紫褐色珠芽大量出现,选择晴天露水干后摘除,宜随现随除。4.8.5 水份管理 在整个百合生长期间都要及时进行清沟排水,做到雨停畦干,沟无明水。视旱情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有一定的湿度。5 病虫防控 5.1 防控原则 5.1.1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协调运用综合防控技术,优先采用农业防治措施,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的农药。5.1.2 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4285 和 GB/T 8321 的要求。5.2 农业防治 5.2.1 选用抗(耐)病性较好的百合品种。5.2.2 合理轮作,宜与水稻等作物轮作,忌重茬,忌与茄科、百合科等植物连作。5.2.3 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清洁田园,清除田间病残体。5.3 化学防治 5.3.1 疫病防治 按 DB34/T 2405 的方法进行。5.3.2 灰霉病防治 发病初期,667 m2 用异菌脲 500 g/L 悬浮剂 75 g100 g,或 40 嘧霉胺悬浮剂 60 g90 g,或 42.4 唑醚氟酰胺悬浮剂 25 g35 g,对水 40 kg60 kg 喷雾。5.3.3 炭疽病防治 发病初期,667 m2 用 25 嘧菌酯乳油 40 ml60 ml,或 6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15 g18 g,或 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 125 g150 g,对水 40 kg60 kg 喷雾。5.3.4 蛴螬、地老虎防治 每 667 m2 用新鲜菜籽饼 5 kg 压碎炒香,加入 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 200 g300 g,拌匀,制成毒饵后于傍晚撒在畦面诱杀。或每 667 m2 用 5辛硫磷颗粒剂 4 kg6 kg,拌细土 10 kg15 kg,均匀撒施或条施。5.3.5 蚜虫防治 蚜株率达 25时,667 m2 用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0 g15 g,或 50 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10 g15 g,对水 40 kg60 kg 喷雾。DB34/T 26592016 4 6 采收 6.1 采收时间 在地上部分茎叶枯黄、植株落叶至地上茎完全枯死,为采收适期。6.2 采收 选择晴好天气,挖起鳞茎,去根泥、茎秆。6.3 鳞茎分级 按 DB34/T 1700 的规定进行分级,分别堆放。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